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桂枝的介绍 桂枝的功效作用

是丫丫呀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11#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桂枝肉桂

桂枝,别名:柳桂(学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为樟科 植物 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什么是桂枝?桂枝的 功效作用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桂枝的资料,欢迎阅读。

桂枝的介绍

 桂枝, 中药 名。属樟目,樟科中等大乔木;一年生枝条圆柱形,顶芽芽鳞宽卵形,绿色的叶子互生,长椭圆形至近披针形;花白色,长约4.5mm;果椭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无毛;花期6~8月,果期10~12月。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常用于风寒 感冒 ,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

 入药部位

 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

 性味

 味辛、甘,性温。

 归经

 归肺、心、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化气。

 主治

 用于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症、痰饮、蓄水证、心悸。

 相关配伍

 ①与白芍等同用,用于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者。

 ②与枳实、薤白等同用,用于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者。

 ③与当归、吴茱萸等同用,用于妇女寒凝血滞, 月经不调 ,经闭 痛经 , 产后 腹痛 者。

 ④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用于治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者。

 ⑤与附子同用,可用于风寒湿痹,肩臂疼痛者。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禁忌

 桂枝辛温助热,易动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症,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慎用。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生理特性

 常生于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肉桂喜温暖气候,适生于亚热带地区无霜的环境,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6~30℃,植株在月平均气温20℃以上才开始生长,20℃以下生长缓慢,0~6℃低 温未见冻害。肉桂喜湿润,忌积水,要求雨量充沛,相对湿度70%以上, 雨水 过多会引起根腐叶烂;过于干旱地带,植株生长势差。肉桂属半阴性树种,对光照的 要求随着树龄的不同而变化,幼苗喜阴,忌烈日直射;成龄树在较多阳光下才能正常生长,桂皮油含量高、质量好。肉桂属深根性树种,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通透性强的沙壤土或壤土。喜微酸性或酸性土壤,在pH4.5~6.5的红、黄壤土上 生长良好。肉桂幼树生长缓慢,成株生长较快,萌芽力强;树龄达10年以上的实生树开始开花;肉桂种子寿命短,不能暴晒和久存。

 产地

 分布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

 相关论述

 ①《本草纲目》记载:?治一切风冷 风湿 ,骨节挛痛,解肌开腠理,抑肝气,扶脾土,熨阴痹。?[1]

 ②《新修本草》?桂,味甘、辛,大热,有毒。利肝肺气,心腹寒热?,此时,桂枝的性昧在辛的基础上增加了甘味,由温性变成了大热。又云?虚而多冷加桂心、吴 茱萸、附子、乌头?把桂枝归类于吴茱萸附子热的药物之类,可见当时桂枝和肉桂是同一药物,治疗应用偏重于性热温补之效。

桂枝的功效作用

 桂枝为常用中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常绿乔木肉桂树的干燥嫩枝。多为栽培品。

 产地:主产于广西、广东。

 性状鉴别:桂枝细圆柱形,外皮紫红棕色,可见细小圆点状皮孔,质脆易折,断面红**,粗枝断面黄白色。有香气,味甜而辣,外皮味较浓。以枝条细嫩,色红棕无枯枝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要含桂皮醛、桂皮乙酸酯等而无芳樟醇。

 药理作用:1、解热。桂皮醛能解热,能使皮肤血管扩张,调整 血液 循环,使血液流向体表,有利于散热和发汗,这种作用也就是所谓温经通络,透发热气。但是,桂枝的解热和发汗作用是很缓和的,所以, 中医 的 经验 认为:桂枝要配其它解表药才能发汗,而配收敛药又能止汗。

 2、镇痛。作用于 大脑 感觉中枢,提高疼痛阈而收痛效果。在治疗因头部管痉挛而引起的头痛时,可能使血管舒张而缓解头痛;还能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缓解腹痛。

 3、健胃。能促进唾液和胃液分泌,帮助 消化 。

 4、抗菌。体外实验桂枝乙醇浸液对金**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5、抗病毒菌。体外试验桂枝煎剂对 流感 病毒有强力的抑制作用。

 6、抗真菌。体外试验队革兰氏**癣菌等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

 炮制:切片或切咀生用。

 性味:辛、甘、温。

 归经:入心、肺、膀胱经。

 功能:助阳解表,温通经脉,温化水湿。

 主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经闭腹痛,痰饮蓄水,适用于感冒风寒之表虚自汗者。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外感风寒,与麻黄比较,桂枝的发汗作用较和缓,往往要加生姜配伍,并在服药后喝热粥,才能助其发汗,方如桂枝汤。特别适宜于平素体质虚弱而新患感冒的患者。由于桂枝能旺盛血行,属于温热药物,所以,在风温等热性 传染 病时,有高热、脉洪大而汗不出者,不宜用桂枝,如果错用了,即使只用上0.6~0.9g,也会引起鼻出血。至于原来已有口舌干燥、吐血、咯血等所谓内火的患者,更不宜用桂枝。

 2、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尤其肩臂肢节疼痛(风湿性 关节炎 、 神经 痛等),取其有温经止痛作用。对于平素体质虚弱又因对外感风寒而引起的痹痛,更为合适,有时单用桂枝汤就能收效;风寒较重的,多余麻黄、附子等配用,方入桂枝附子汤。

 3、用于治疗水湿停留所致的水肿、痰饮(例如慢性支 气管炎 时间 呼吸 道有大量分泌物积存)。传统经验认为:桂枝通能阳利水(或化气行水),故能治疗上述的水肿、痰饮、从现代 医学 观点看,?阳?和?气?都是代表功能的意思。通阳利水货行气化水实际上是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加强发汗和利尿的作用,从而减轻局部体液的郁积,桂枝是具有着一作用的。但往往要配合利水、化湿的药物,如茯苓、白术等,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方入苓桂术甘汤。

 除上述三项用途外,桂枝在 妇科 和其它杂病中应用和广。例如与当归、白芍等合用可活血通经,治疗虚寒性月经不调、闭经等(注意:月经够多者时忌用);配甘草可治心悸;对有腹痛的虚寒下痢(如慢性 结肠炎 ),在止泻 方剂 内加用桂枝可以止痛;在南方,当夏天觉身体湿因、肢体重坠时,用桂枝煎水洗澡后,可觉轻快。至于用桂枝汤加减治疗杂病,其用途就更广泛了。

桂枝的介绍 桂枝的功效作用

 用量:常用量3~6g,用于解表的,少者2.4g至4.5g即可,一般用6g较普遍。在治疗风湿关节痛时,有时要用较大剂量,甚至重用至30~45g,但要视具体情况和根据临床经验而定。

 处方举例:1、桂枝汤(《伤寒论》)。桂枝6g,白芍9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水煎服。

 2、桂枝附子汤(《金匮要略》)。桂枝9g,白芍9g,附子9g,炙甘草6g,大枣4枚,生姜9g,水煎服。

 3、苓桂术甘汤(《伤寒论》)。桂枝9g,茯苓15g,白术12g,炙甘草6g,水煎服。

 注:1、肉桂子为着生用桂枝顶端未成熟的幼嫩果实及宿存花萼,宿萼膨大呈倒圆锥形,常带有短柄形似?公丁香?故又名桂丁香。棕黑色显粗糙,有不规则的纵沟棱数条,顶端有一圆形小凹眼,露出部分未成熟的幼果,黄棕色或棕色。质坚实。气芳香,味甘辛。功能温中止痛,主治寒凉性胃腹疼痛。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