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都是战争,现代和古代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乐乐1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8#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战争的是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关于战争的历史,战争永远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那么现代战争跟古代战争相比对人类的危害有没有降低呢?

大部分人认为,现代战争已经把杀人这件事变成流水化作业,达到登峰造极,一颗原子弹可以杀死多少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死了多少人呢?如果放在古代根本不会有这么大的伤亡,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其实今天的战争比古代的战争要“文明”许多,人是在不断进化的,各方面都比古代要“文明”得多,战争自然也不例外。

古代战争制造大量难民

伤亡占人口比例降低

现代战争参战的绝对人数虽然比古代多但是占据人口的比例和古代相比是大大降低了,现在根本看不到一个全民皆兵的主权国家,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重心都是发展经济,放在古代打一场战争半个国家的人没了,在现代根本就不会有这种事发生。

举个例子:二战是目前为止人类经历过的最大规模的战争,其中德国在二战死了800万人,占世界第三,当时德国一共有八千万人,死亡率是百分之十,相当于十个德国公民里面就有一个死于战争,但是如果往前倒推三百年。1618年——1648年,三十年神圣罗马帝国内战,内战的阵营主要是天主教阵营和新教阵营互相掐架。

神圣罗马帝国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日耳曼各城邦,最后这场内战波及至整个欧洲,整整持续了三十年,那个时候战争以冷兵器为主,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没有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尽管如此,单论神圣罗马帝国这三十年战争的死亡人数,极度保守估计占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男性人口至少死亡了一半,对比神圣罗马帝国内战,二战时的德国存活率比那个时候高得多。

唐朝军队

唐朝的安史之乱,当时大唐的人口有五千万人,安史之乱结束之后人口只剩下一千七百万人,东汉末年的人口有五千三百万人,经历过几十年的动荡之后人口只剩下七百万人,明朝末年中国人口一度上亿, “扬州三日”,“嘉定三屠”清军的屠杀导致人口锐减,到了清朝初年只剩下两千一百万,虽然这些数据里面好多人都是因为战乱流离失所,政府没办法统计精确的人口,不一定都死了,但是根据唐史专家估计,安史之乱人口至少降低了两千万,比唐朝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

如果时间再往前推,原始社会的时候因为战争死亡的人口会不会少点呢?然而事实上,原始社会各部落间的杀戮更加惨烈,原因很好理解,原始社会的生存条件十分恶劣,部落间的战争大多是为了争抢生存资源。如果连生存都成为一个问题,那么人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呢?

考古学家考证,距今大约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男性人口都属于非自然死亡,几乎都是死于部落间的杀伐,在原始社会时死在战场上还算是比较幸运的,如果被俘虏,最大的概率是成为对方部落的食粮,那个时候可没有提倡不能虐待战俘,二战时苏联在斯大林格勒俘虏了九万德军战俘,最后好歹还有五千人幸存,如果搁在原始社会这九万人一年不到就剩渣了,全被啃了,所以年代越早的战争往往越残忍。

冷兵器时代,兵器冷,人心更冷

虽然如今投入战争的武器威力巨大,一颗原子弹可以将一座城市夷为平地,我们之所以觉得现代战争残酷是因为当年美国在日本投下的那两颗原子弹至今还保存着影像和资料,由于年代距离我们较近,往往更容易产生一种现代战争十分残忍的错觉。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战争对人类的危害却比古代要小很多,这一点算是全人类之幸。冷兵器时代,兵器冷,人心更冷,古时候打仗往往伴随的是军队围城,围城军队不会让一粒粮食运进城内,城内的普通老百姓往往都会饿死,而饿死的人如果无人收尸而腐烂又会引起瘟疫,这也是为什么古时候打仗人口会大幅减少的原因。

古代战争

人吃人在古代从来就不是一件新鲜事,安史之乱时张巡守卫睢阳,由于粮草短缺,睢阳守军把他们想到的一切可以吃的东西全都吃完了,先是把战马吃了,马吃光了就吃麻雀和老鼠,甚至连皮靴和一切皮质的衣服都啃了,最后只能吃人,张巡带头把自己的小妾杀了给将士充饥,那个时候所有人几乎每天讨论的是今天该吃谁了……睢阳几万人口直到最后只剩下几百人,其他人自然是都被吃了!想象一下你是公元八世纪的睢阳城普通居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军队五花大绑是什么感觉呢?

大军团作战已经成为往事,一战时的“凡尔登绞肉机”德国法国双方军队伤亡人数接近三十万,二战更是有几千万军人战死沙场,随着武器的更新换代,战争所能带来的死伤已经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承受,现代战争获取胜利的途径往往不是通过杀人,而是通过控制或者瘫痪对方重要军事设施的手段来削减敌方战斗力,以无人机为首的遥控武器更是在逐渐代替真人。

核战争

有“核”才能“平”

今时不同往日,军队都会有意减少平民的伤亡,虽然难免殃及池鱼,但是比起古代的屠城已经人道许多了,尽管现代战争非常“文明”,但战争依然是战争,因为二战死去了上亿人,概括来看只是一串没有感情的数字,而这串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但愿永远不要有第三次世界大战,地球不会因为核武器毁灭,但是人类百分百会因为核战争而灭绝,核武器最大的作用并不是屠杀,而是用于威慑,没有任何国家敢于发动对有核国家的战争,因为战争的后果双方都承受不起!

古代战争和现代战争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都是战争,现代和古代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大纵深顾名思义就是诱敌 后出其不意攻之 并围歼之 现实中的例子 就是佯败 诱敌深入 然后伏兵击之 战略纵深最大的要求就是有可靠地地理位置 和时机 就像中国一样 虽说海军的实力不值一提 但是有广阔的疆土面积 有大的战略纵深 如事不可为 完全可以弃掉沿海 据守第二线 打诱敌伏击战 全民皆兵 艰苦奋斗 就算是美国也会打得很苦 就像阿富汗 他也不能征服 而且深陷其中 不能自拔

古代战争是冷兵器时代,其大纵深思想仅仅局限于陆地的地形 和战略纵深 更多的是利用有力的地形、形式诱敌深入 欺骗之,以围歼敌人有生力量,更多的是血拼,围起来消灭掉。

而近代随着热兵器的出现:枪、坦克、飞机。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战略纵深不再只局限于陆地,更多的是陆地、空中协同作战。Certainly相应的战法也改变了,就想抗日战争的游击战术一样,甚至是地道战,在空中无法锁定时,出其不意给敌人痛击之,或以骚扰式来转移注意力,进而重创之。而当时的欧美国家更多的是以骚扰的形式,以突击占据主动地位,进而用钢铁洪流狂轰滥炸,或战机的地毯式无差别毁灭轰炸,歼灭有生力量。是硬碰硬之战,而游击战术使用软实力,利用地方弱点,出现在不可能出现的地方,诱敌,扰敌为主,集中火力攻击之。而海战当时更多的是炮舰对轰 无纵深可言,就是谁打得准、跑得快、谁的船多,谁就赢。当时的潜艇以鱼雷为主要攻击武器,更多的是隐藏后击杀舰船,起到一定威慑作用,在大决战中作用不如舰船,因为当时已经有舰载机,舰载机才是海上利剑。

而到了现代,美国主导世界战法,而美国强调的更多的是海空一体,以舰载机突防定点清除,达到最少伤亡。同时纵深已经演变到任何地方,从地下的核导弹发射井、海中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陆上导弹发射车、空中的战略轰炸机,再到新定义的空天飞机和间谍卫星、反卫星武器。都可以达到威胁敌人核心利益,达到陆海空三位一体二次核打击能力,威慑敌人。

最主要的差别是维度的不同。古代和近代的战争基本上都是点的战争,也就是一维战争。受制于科技水平、生产力的限制,所有的战术行动基本都围绕着地图上的一个点进行,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和近代战争往往都会有各种以地名命名的会战的原因。

到了现代战争,战争已经扩展到天空,乃至太空。战争变成了三维、乃至四维的战争。德军的闪电战、苏联的大纵深突击、美军的空地一体战等等,都让战争摆脱了一维的限制,空间大大扩大。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