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可信区间与正常值范围有何不同?
可信区间与正常值范围区别:
(1)意义不同:正常值范围是指绝大多数观察值在某个范围;可信区间是指按一定的可信度估计总体参数(均数)可能所在的范围;
(2)计算公式不同
前者用标准误,后者用标准差。
(3)用途不同:可信区间用于估计总体均数,参考值范围用于判断观察对象某项指标正常与否。
血细胞的分类和各类细胞的正常值分别是什么?
@田吉顺 的答案非常容易形成误导,严厉地反对一下。平均值在这个区间里的概率是95%这个容易理解为总体平均值在变动一样,这真的是理解错误,总体真值是不会变的,统计学上的置信区间不是这个意思的。在医学统计的 Clinical Trial 里有专门的一个分支,叫 Equivalence Studies 会给你在理解上有很大的帮助。请看上图两侧的竖直实线代表正常值范围,横向的两端有端点的代表置信区间。这个95%的置信度跟正常值范围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请看上方第一个置信区间,它统计上不显著,因为它95%的置信区间里包含了医学上所认同的正常值,没有偏误。请看上方第二个置信区间,它统计上显著,因为它95%的置信区间里不包含所认同的正常值,但它在正常值范围里,所以第二个置信区间的实验项目虽然统计显著,但影响效果较小,可以认为是正常情况。可信区间,或者说是统计上的置信区间是试验所作的由样本推出的有95%概率包含总体真值的区间。这95%概率跟正常值无关。正常值范围,应该是医学里所规定的,可以认为是正常的一个范围,没有统计试验,它依然在那里。
血细胞约占血液容积的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红细胞
正常成人每微升血液中红细胞数的平均值,男性约400万~500万个,女性约350万~450万个。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男性约12~15g,女性约10.5~13.5g。
2、白细胞
成人白细胞的正常值为4000~10000个/μ1。男女无明显差别。
婴幼儿稍高于成人。血液中白细胞的数值可受各种生理因素的影响,如劳动、运动、饮食及妇女月经期,均略有增多。
3、血小板
正常数值为10万~30万/μ1。它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故无细胞核,表面有完整的细胞膜。
扩展资料:
血细胞生成过程
血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多能干细胞,首先由多能干细胞分化为集落形成单位细胞(骨髓干细胞)与淋巴样干细咆,再由骨髓干细胞分化为各系的定向干细胞。
经过原始、幼稚等阶段,发育、增殖最后成熟为红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及血小板。淋巴样干细胞则经过原始、幼稚二阶段,发育增殖而成熟。
在抗原的刺激下,再分别转化为原淋细胞和原浆细胞,并增殖、成熟为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血细胞的增殖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的,但只有幼稚细胞才有分裂能力,一旦发育成熟到一定阶段后。增殖便告停止。
百度百科——血细胞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