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spend, cost, pay, take, cost区别是什么

一语惊醒梦中人1年前 (2023-12-05)阅读数 12#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主语动词

spend, cost, pay, take。

spend, cost, pay, take这组词的共同意思是“花费”,指某人买或做某事所花费的时间或金钱。其区别是:

1.spend和pay的主语只能是人; cost的主语是物或事; take后接时间时,主语也可以是人。此外,take和cost还可以用动词不定式或动词不定式短语作真实主语,而it为形式主语。例如:

I paid him $200 for this painting.我付他200美元买了这幅画。

She spent ten dollars shopping for food.她购买食品花了10美元。

The work cost me a lot of time and effort.这本著作花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We took a week to finish the work.我们花了一个星期完成这项工作。

It costs us a lot of money to build a house.盖房子花了我们很多钱。

It took me one year to read this book.我用一年时间读了这本书。

2.pay的搭配范围最窄,只接金钱; cost的搭配范围最宽,除接金钱和时间外,还可接劳力、精力、财富、健康、职位甚至生命等。例如:

“Are you paying cash?”“No,I will pay by cheque.”“你付现金吗?”“不,我用支票支付。”

Careless driving cost him his life.粗心大意地开车使他丧了命。

3.spend可接动名词,而cost, pay, take可接动词不定式。

4.spend, take, pay都可用于被动结构,而cost不能用于被动结构。

词汇搭配:

spend money?花钱

afford〔assume, stand〕 the expense?承担费用

avoid expense?避免花费

bear〔take on〕 all the expense?承担全部费用

clear the expenses?支付开销

spend, cost, pay, take, cost区别是什么

cut down〔reduce〕 expenses?削减开支

figure out expense?算出费用

spend for, spend in, spend on这三个短语的共同意思是“在…花费…”。其区别是:

1.spend in和spend on既可以用于时间,也可以用于金钱; 而spend for只可以用于金钱。

2.spend on和spend in后既可以接名词,也可以接动名词; 而spend for后多接名词。

3.spend on和spend in在语义上有细微差别。试比较:

He spent a week in touring these six cities.他用了一周时间游览这六个城市。(强调动词宾语)

He spent a week on touring these six cities.他把一周的时间花费在游览这六个城 市上。(强调介词宾语)

“改后的句子为This new handbag cost Sally 200 yuan.此处用cost是不是因为是过去式呢?如果不是过去式是不是用costs?”-是的,因为,买包的这个动词已经做了,所以是过去式cost.如果你要称述这个包值多少钱,就是 This bag costs 300 yuan.

你要区分是名词还是动词的话,要分析句子,看cost是扮演主语,宾语还是谓语。

"不要混淆 cost 和 costs,cost 表示买某物、做某事或制作某物所需要的花费。例如,the cost of the telephone call (电话费),the total cost was over a million pounds (总价超过100万英镑)。企业或家庭的 costs 指经营或维持它所必须花费的钱,包括电费、维修费和税费,例如,attempts to cut costs and boost profits (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努力)。货物的 cost 通常即为它们的 price。亦见 price 词条下的说明。"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