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的区别是什么?
当应收账款发生减值计提坏账准备时,一般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而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都属于损益类科目,那么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区别
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都是属于损益类科目,影响利润,只是对应科目不同。
信用减值损失是指因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其对应科目是坏账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
信用减值损失会计分录
计提坏账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贷:坏账准备
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等
收回已确认坏账并转销应收款项
撤销坏账
借:应收账款等
贷:坏账准备
收回账款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等
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信用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有何不同?
区别主要有类别不一样、借贷方向不一样、确认方式不一样。
资产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准备的区别
1、类别不一样。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资产减值准备属于资产类备抵账户。
2、借贷方向不一样。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时的会计分录是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产减值准备
3、确认方式不一样。资产减值准备是说还不能确认资产已经减值,只能说资产可能减值,所以要计提减值准备。而资产减值损失是说已经确认了该资产确实已经发生了减值,所以要确认损失。
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它们属于资产类科目,它们对应科目为“资产减值损失”等科目。
扩展资料:
资产减值损失结算方法
1、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增值税不能抵扣,2009年以后可以抵扣了,要直接计入成本。
2、因为不能抵扣,所以要转出
3、资产减值损失,如果资产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者带来的经济利益低于其帐面价值,那么该项资产就不能确认,或者不能再以原帐面价值予已确认,否则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也无法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其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虚增和利润虚增。
因此企业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帐面价值时,表明资产发生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帐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较高者确定。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风险,其中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是企业最常见的两种风险。那么,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有何不同?
信用减值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债务融资过程中,由于债务人无力履行债务而导致的损失。信用减值损失是企业在债务融资过程中,由于债务人无力履行债务而导致的损失。信用减值损失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债务人出现财务困难,无力履行债务,或者债务人出现违约行为,导致债权人无法收回债务本息,从而导致企业出现信用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投资过程中,由于资产价值发生变化而导致的损失。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投资过程中,由于资产价值发生变化而导致的损失。资产减值损失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市场价格变动、技术发展变化、政策变化等原因,导致企业投资的资产价值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企业出现资产减值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的不同
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是企业最常见的两种风险,它们有着明显的不同。
首先,信用减值损失是由于债务人无力履行债务而导致的损失,而资产减值损失是由于资产价值发生变化而导致的损失。
其次,信用减值损失是在债务融资过程中发生的,而资产减值损失是在资产投资过程中发生的。
,信用减值损失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债务人出现财务困难,无力履行债务,或者债务人出现违约行为,而资产减值损失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市场价格变动、技术发展变化、政策变化等原因。
从上述可以看出,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是企业最常见的两种风险,它们有着明显的不同,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这两种风险的防范,以防止企业出现损失。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