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辐射和其他形式的电磁辐射有什么区别
热辐射本质上与其他形式的电磁辐射没有区别,都是电磁场效应。但热辐射具有热效应,能够使接收辐射的物体温度升高。
电磁辐射是向外传递的电磁波,即周期变化的电场所产生的周期变化的磁场。电磁波有非常宽大的波谱,从Υ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到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都有。但在整个电磁波谱中,只有长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具有比较明显的热效应,其中又以长波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的热效应最强。因为物体能够将所吸收的这些波长的电磁波转化为内能,从而使物体温度升高(物体的温度就是物质内能的外化形式),而其他波长的电磁波不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
可以这样理解,电磁辐射包括了热辐射;热辐射是电磁辐射中的一部分。
热传导,热辐射,热传递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电磁辐射会产生电磁波,电磁波波长范围很广,见电磁波谱。
电磁波波长由小到大分别经过伦琴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这些都是一些波段)。
热辐射是物体由于热的原因向外辐射能量,当然能量是以电磁场形式发出,最后碰见其他物体时,再转化为内能。一般热辐射指红外,可见,部分紫外。温度在2000k以下的物体发出的都是红外线;温度高于2000k,则发出电磁波波长向可见光波长移动。比如说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k,它就能辐射出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波段的电磁波。
简而言之,电磁辐射包括热辐射,热辐射是电磁辐射的一部分
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
热传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并且将一直继续到温度相同的时候为止。
发生热传递的唯一条件是存在温度差,与物体的状态,物体间是否接触都无关。热传递的结果是温差消失,即发生热传递的物体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达到相同的温度。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质并未发生迁移,只是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确切地说是物体里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因此,热传递的实质就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这是能量转移的一种方式。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热从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叫做传导。
热传导是固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在气体或液体中,热传导过程往往和对流同时发生。各种物质都能够传导热,但是不同物质的传热本领不同。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各种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其中最善于传热的是银,其次是铜和铝。瓷、纸、木头、玻璃、皮革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最不善于传热的是羊毛、羽毛、毛皮、棉花、石棉、软木和其他松软的物质。液体中,除了水银以外,都不善于传热,气体比液体更不善于传热。
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热的方式叫做对流。
对流是液体和气体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气体的对流现象比液体更明显。
利用对流加热或降温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物质可以流动,二是加热方式必须能促使物质流动。
辐射热由物体沿直线向外射出,叫做辐射。
用辐射方式传递热,不需要任何介质,因此,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地球上得到太阳的热,就是太阳通过辐射的方式传来的。
一般情况下,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往往是同时进行的。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