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氨纶与锦纶有什么区别

桃子1年前 (2023-12-18)阅读数 9#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面料织物

1、成分不同

氨纶: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它具有高度弹性,能够拉长6~7倍,但随张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其分子结构为一个像链状的、柔软及可伸长性的聚氨基甲酸酯,通过与硬链段连接在一起而增强其特性。

锦纶:俗称尼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二胺和二酸缩聚而得的聚己二酸己二胺,另一类是由己内酰胺缩聚或开环聚合得到的。

2、性质特点不同

氨纶:氨纶弹性优异。而强度比乳胶丝高2~3倍,线密度也更细,并且更耐化学降解。氨纶的耐酸碱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耐磨性均较好

锦纶:最突出的优点是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比棉花耐磨性高10倍,比羊毛高20倍,在混纺织物中稍加入一些聚酰胺纤维,可大大提高其耐磨性;当拉伸至3-6%时,弹性回复率可达100%;能经受上万次折挠而不断裂。

3、作用不同

氨纶与锦纶有什么区别

氨纶:可用于为满足舒适性要求需要可以拉伸的服装。氨纶用在一般衣服上的比率较小。在北美,用在男性衣服上很少,用在女性衣服上较多。因为女性的衣服都要求比较贴身。在使用时都会大量加入其他纤维如棉、聚酯混纺,以将光泽降低到最小程度。

锦纶:主要用于合成纤维,其最突出的优点是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该类产品用途广,是以塑代钢、铁、铜等金属的好材料,是重要的工程塑料。

铸型尼龙广泛代替机械设备的耐磨部件,代替铜和合金作设备的耐磨损件。适用于制作耐磨零件,传动结构件,家用电器零件,汽车制造零件,丝杆防止机械零件,化工机械零件,化工设备。

用于各种医疗及针织品,在民用上,可以混纺或纯纺成各种医疗及针织品。锦纶长丝多用于针织及丝绸工业,在工业上锦纶大量用来制造帘子线、工业用布、缆绳、传送带、帐篷、渔网等。在国防上主要用作降落伞及其他军用织物。

百度百科-锦纶

百度百科-氨纶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听人家说什么锦纶面料,其实锦纶面料是一个比较正规专业的说法,实际上锦纶面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尼龙面料,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下:

锦纶是什么面料?

锦纶又被称之为尼龙,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合成纤维。它的学名是聚酰氨纤维,又称耐纶(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其基本组成物质是通过酰胺键—[NHCO]—连接起来的脂肪族聚酰胺,是中国所产聚酰胺类纤维的统称强度高.耐磨性,回弹性好.可以纯纺和混纺作各种衣料及针织品。尼龙的出现使纺织品的面貌焕然一新,它的合成是合成纤维工业的重大突破,同时也是高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锦纶面料的特点:

锦纶面料是羽绒服、登山服、渔网等成品的最佳材料,它常与其它纤维混纺或交织,它的特点如下:

1、结实耐磨性,是织物中最优的一种,比其它纤维织物高很多;

2、锦纶织物较轻,穿着更舒服;

3、弹性及其恢复很好,不过其织物容易受到外力而变形;

4、化学稳定性也很好,耐碱不耐酸;

5、锦纶织物的吸湿性在合成纤维中是比较好的;

6、耐光性和耐热性都比较差,织物久晒就会变黄,强度下降。

锦纶和涤纶的区别:

涤纶仿丝绸感强、光泽明亮,但不够柔和,具有闪光的效果,手感滑爽、平挺、弹性好。手捏紧绸面后松开无明显折痕。经、纬沾水后,不易扯断。

锦纶光泽较暗淡,表面有似涂了一层蜡的感觉,色彩不鲜艳。手感硬挺,手捏紧面料后松开,有折痕,能缓慢恢复原状。经、纬纱牢度大。

锦纶是什么面料?相信介绍到这里大家都比较了解了吧,在家居中也常常可见锦纶面料的软装布艺物品,其实锦纶就是我们日常说的尼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面料。;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土巴兔学装修。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