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洗鼻后鼻腔积水【从“洗鼻指数”谈鼻腔冲洗】

小肉包1年前 (2023-12-01)阅读数 12#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鼻腔盐水

“洗鼻指数”是将天气变化引发鼻炎的概率分成四级,分别为“需时”“定时”“随时”和“及时”,不管怎样看,似乎是非洗鼻不可了。但对一般人而言,天天刷牙是人皆为之,而今要接受这洗鼻措施,不能不说是一个新的话题。

鼻腔冲洗原理

洗鼻之意为鼻腔冲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治疗鼻病的方法。随着鼻内镜手术的普及,鼻腔冲洗对手术后的康复,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相应的文献资料也多在专业杂志上发表。

鼻腔冲洗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冲洗液机械冲刷鼻腔内的灰尘、痂块、鼻涕、细菌和过敏物质,如花粉和螨虫等。临床治疗的适应证主要是慢性鼻炎、鼻窦炎、干燥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具有清洁、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正确洗鼻可以缩短鼻病疗程,减少治疗用药量。但须注意,不同的鼻病需要到耳鼻喉科作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洗鼻只是辅助疗法。

鼻腔冲洗方法

冲洗液 常用的冲洗液是盐水,浓度有两种:0.9%的等渗盐水(又称生理盐水)和3%的高渗盐水。为了增加治疗效果,还可加入抗菌药、抗真菌药和中药成分,中药以清热解毒和清热燥湿类为主,如黄芩、黄连、黄柏和鱼腥草等。有人推荐用采集于大西洋的天然海水,标榜其内含有大量有益矿物元素,利于改善鼻腔内环境等,就有些吹嘘之嫌,大可不必讲究。冲洗液简易的自制方法是取食用盐2克,加沸开水至250毫升,冷却至37℃~40℃即可应用。

冲洗器械 传统的是用灌肠筒,下端出水口连上塑料管,接以适合于鼻前孔的橄榄头。近年来出现于医药商店的洗鼻器多以软塑料瓶为主,在瓶盖上附有与鼻前孔相吻合的菌状或橄榄状喷头(如上图)。

冲洗方法 站立于水槽前,上身前倾,头稍偏向一侧,将灌洗用橄榄头纳入偏高一侧的鼻前孔内,洗右侧时以右手持橄榄头,左侧则用左手。灌洗筒吊于高过头顶处,轻吸灌洗液流进鼻腔,但不可用力或太快速,以免呛咳。冲洗液从一侧鼻腔流入鼻咽,再由对侧鼻腔流出。如此两侧鼻腔交替引之,脏物随水流而洗净。

洗鼻后鼻腔积水【从“洗鼻指数”谈鼻腔冲洗】

用冲洗瓶者体位同前,喷头纳入鼻前孔,以右手握瓶洗右鼻腔,左手握瓶洗左鼻腔。微微张口,用口平静呼吸,轻捏软瓶体,让冲洗液缓慢流进一侧鼻腔,经后鼻孔从稍下方的另一侧鼻腔流出,如此交替鼻腔,持续挤压瓶体直到水净洗毕。残留于鼻腔内的液体可让其自然流掉,切忌捏着双鼻擤鼻,企图排尽鼻腔内液体,避免引发耳痛和中耳炎。

几种简易式洗鼻法 取大瓷碗,放4.5克食盐,加沸水500毫升,冷却到37℃~40℃,将鼻孔没入盐水中,轻缓吸气,以将盐水吸入鼻腔为度,稍停一会儿抬头,呼气将盐水擤出,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清洁。还有一法,以一手掌心盛盐水,另一只手的手指按压一侧鼻前孔,低头用另一侧鼻孔吸入掌中之盐水,稍息予以擤出,同法清洗另一侧鼻腔,反复数次,可于每天早晚洗脸时进行。

洗鼻注意事项

1.水压不宜过高,更忌水流向鼻腔顶部直射,否则会有呛鼻和溺水的不适感。2.鼻腔通气不良时不宜洗鼻,必要时可先用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后,使鼻腔通气好转时再洗。3.不要快速猛烈吸气,以免水流误吸入气道,引起呛咳。4.洗鼻用具不和他人共用。

(作者每周一下午有特需门诊、周二上午有专家门诊)

脱水是指人体大量丧失水分和Na+,引起细胞外液严重减少的现象。按其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又称缺水性脱水,即失水多于失盐。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高温、大量出汗或发高烧等导致大量失水,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故患者有明显的口渴、尿少等症状。较轻的高渗性脱水患者,如能及早饮水,可以得到缓解。情况严重时,可采用向患者滴注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

,低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又称缺盐性脱水,即失盐多于失水。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严重呕吐、腹泻、大出血或大面积烧伤等,导致水和盐的大量丢失,又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故患者的尿量增加,也无口渴的现象,容易造成没有脱水的假象。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的方法进行治疗。

,等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又称混合性脱水,即失水和失盐的程度差不多。这一类脱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例如,呕吐、腹泻引起的脱水多半属于这一类。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向患者输入生理盐水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

,给脱水病人补液时,应特别注意根据以上三种不同的脱水情况,及患者的脱水程度,有无酸中毒等,给予不同的液体。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