庠的详细解释
庠的详细解释如下:
庠的意思是学校。
庠的详细释义:名形声。从广(yǎn),羊声。“广”与房屋有关。本义:古代地方学校。名殷、周时的学校。
庠的例句
1、是以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库序盈门,献酬交错,姐豆幸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
2、庠序青灯三十载,万千鳞鲤跃龙门。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建元肇运,戎警未夷,天子少为诸生,端拱以思儒业,载戴干戈,速诏庠序。
7、古代中国,庠序校塾不忘武事有壶勺之仪、有射御之教,古希腊罗马学塾中均设有练身院,孔孟二子及柏拉图均以体格健壮著称。
8、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9、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
10、庠序设而五教明,则德化洽通,彝伦攸叙,有耻且格也。
夏朝的庠和尧舜时期的庠有什么不同
庠序是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设庠序以化于邑,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噪于廛市.《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古代鞭打犯人的刑具,短曰敲(木杖),长曰扑.亦指敲打鞭笞.
故选:C
没有不同,庠是沿用尧舜时期的名词主要是指养老兼教育场所。
中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了学校,但由于缺少史实资料,难以考证,只能存疑。而根据相关的资料考证,我国在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夏朝,同时这一朝代的建立初步具备了学校产生的条件:
第一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的社会。
第二:这一时期是一个金石并用的时代,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
第三:出现了原始文字。而古籍中有关于夏朝学校的记载也叙述了其教育机构的有关名称主要有:庠、序、校等,庠是沿用尧舜时期的名词主要是指养老兼教育场所,序为习射的场所,后来成为军事教育机构。校也是一种军事体育性质的机构。此时的庠序校虽具有教育意义,但他们不同于后来的专门的教育机构,因此只能称为学校的雏形。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