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你觉得粽子应该是甜的还是咸的呢?

泡在奶味里1年前 (2023-12-20)阅读数 14#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粽子端午节

甜咸都可以。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食品。豆腐脑有南甜北咸之争,粽子的口味也南北有别。

北方粽子以甜味为主,有红枣粽、赤豆粽、蜜饯粽等;南方粽子以咸味为主,有猪肉粽、火腿粽、蛋黄粽等。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北京粽子较大,原料以糯米为主,部分地区用大黄米,馅料多为金丝小枣、红豆、蜜饯,形状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口感黏韧,味道清香。此外,河南省鲁山县西部、西南部山区在端午节会吃一种特殊的粽子——槲坠,槲坠以小米、黍子、红豆、豆角籽制成,有的人家还要加上板栗和大枣。

蜂蜜凉粽子是西安、关中和陕南一带特有的品种,它形似菱角,白莹如玉,用丝线或竹刀割成小片,再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浆,吃起来筋软凉甜,芳香可口。

广东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除常见的肉粽、咸蛋黄粽外,还有用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冬菇、绿豆蓉等为馅料的什锦粽。嘉兴粽子也是南方粽子中的知名品种。嘉兴粽子为四角形,有鲜肉、豆沙、八宝等品种,尤以鲜肉粽著名。制作鲜肉粽时,会在瘦肉间夹入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脂渗入糯米,使粽子入口肥而不腻、润滑细嫩。

四川人嗜辣的特点在粽子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四川粽子的主料为糯米、红豆,特点在于粽子中还会放入盐、味精、花椒、辣椒和少许腊肉,吃起来辛辣刺激。

扩展资料:

关于粽子最早的记载是1600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泊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于是以讹传讹,相沿成俗。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粽子并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它的起源说法很多。最让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说,就是50万年前发明用火熟食时,为了适口,用树叶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后剥叶而食,这虽不叫粽子,却已有粽子的雏形。经过40万年的春秋更迭,进入石烹时代,先人们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垫兽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煨煮用植物叶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这就更像现在的粽子。

参考资料:

人民健康网——北粽清香甜?南粽味咸鲜?粽叶过绿藏隐患

中国网——粽子起源说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咸蛋已无从考证了。

端午节的礼俗、食俗。 ①避恶去毒。古人认为五月是个“恶月”,“阴阳争,血气散”,汉人应劭的《风俗通义》甚至有“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记载。因此自古便有端午避恶去毒的礼俗。《夏小正》提倡“蓄采仙药”,《后汉书》主张“朱索五色柳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荆楚岁时记》也肯定“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的作法。因此,后世端午节由许多习俗与食俗(诸如挂钟馗像,贴午时符,采集蟾酥和草药,悬挂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头和龙船花。祛除蝎子、毒蛇、壁虎、蛤蟆与蜈蚣等五毒;饮用雄黄酒、朱砂酒和菖蒲酒,小儿涂雄黄、佩香袋、挂药包与系五彩丝,赐扇,沐格兰汤;熙游避灾,露天饮宴;赛龙舟;比武;吃咸蛋和粽子,喝龟肉汤等),无不出自避兵鬼、驱魔疠、止病瘟、强身体之目的。

你觉得粽子应该是甜的还是咸的呢?

从这个意义上讲,端午节应当是个防御疾病、卫生保健的节日。为了使之更有情趣,它在传承过程中还融进了祝福、纳吉、游戏、踏青、竞技、美食等内容,显得文采焕灿,英华纷披。 更有意味的是,端午节的许多宴席均用药物或避邪的名称命名,如《东京梦华录》记载的“艾人宴”,《武林旧事》记载的《禳会宴》,《胜饮篇》记载的“菖蒲宴”,《岁时广记》记载的“解粽宴”等,这都可作为“端午辟恶”的佐证。 端午节各地有不同的风俗,较流行的有龙舟竞渡,也叫赛龙船,传说是为了拯救落江的屈原。其它的活动还有插艾、贴符、挂图等。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