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关于秦始皇统一的诗句

百变鹏仔1年前 (2023-12-20)阅读数 20#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秦王始皇

1.有没有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方面的诗

秦王扫六合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秦王饮酒 □李贺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六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 黄娥跌舞千年觥。

仙人烛树蜡烟轻,青琴醉眼泪泓泓。 。

李白、李贺是唐代不同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创作风格各具特色。同是描写秦始皇的诗篇,李白的《古风》(其三·秦王扫六合)与李贺的《秦王饮酒》,写法不同,但各出机杼,各呈异彩,成为交相辉映,珠联璧合的名作。

先看李白的《古风》(其三)。诗歌前半部分肯定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巩固天下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顺应了历史的愿望和要求,使国家由战国纷争的割据混乱局面走向统一、太平,维护了百姓的利益,历史功绩彪炳千古。所以诗人开篇即满怀激情地讴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统一六国后,为了进一步巩固统一局面,诗人接着叙述了秦始皇的“大略”:始皇采取两种措施,一是二十六年尽收天下之兵器,铸成金人(铜像)十二,存于宫内;一是刻石纪功(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彰显天下。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南登琅邪,“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肯定了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制定法律以及中央集权等措施;三十七年,“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批判了六国诸侯企图复辟叛乱的行为,从舆论上防止了六国贵族的反抗,维护了天下统一。

于是“函谷正东开”,天下才真正归于一统。诗歌中诗人用“虎视”形容秦王,表现他目光如电,气势如虎的王气;又通过他挥动天子之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的动作,刻画了秦始皇神采飞扬、大义凛然的霸气。

而《古风》的后半部分,从诗歌的章法上讲明显由“起”和“承”进入“转”和“合”。李白根据历史记载,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对秦始皇修筑陵墓、采药求仙等荒唐行为进行了批判和讽刺。

秦始皇动用七十万人在骊山修墓、置铜棺,派遣方士徐芾入海求仙、架弩射鱼,《史记·秦始皇本纪》都有记载。在写法上,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秦王种种行为,揭示其自私、愚昧的内心世界。

他劳民伤财,挥霍民脂民膏修建陵墓,这还不够,“尚采不死药”,借之托长生。所谓“神仙”之说,本来就是荒诞不经之谈,哪里能采到成仙不死之药呢?但“茫然使心哀”之后,秦始皇并没有就此罢休,又派了海船连弩射鲸,被方士接二连三地欺骗,却始终执迷不悟。

最后,诗人用“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来“合”修陵墓、求长生之事,笔力雄劲简洁,寓意深邃冷隽,从对秦始皇故事的叙述中,回到诗人创作的当下现实中来,讽刺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结尾虽说只有两句十字,却胜过千言万语 。

李白是一个久享盛名的诗人,面对这样一个诗歌圣手,后来者李贺没有却步。没有却步,在于没有模仿因袭,而是意匠经营,独辟蹊径,独出机杼,把相同的题材作了不同的处理,使《秦王饮酒》同样取得了成功,秘诀就在于创新。

《秦王饮酒》的前四句,正面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这四句诗,同李白诗的前四句内容相同,但写法上却独具特色。

李贺把李白诗的前两句压缩成了一句,写秦王能威服猛虎:在秦王面前,猛虎由威镇山林的兽中王,变成了坐下骑,它服从秦王的指令,驮着他巡游八极,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这样的描写使秦王形象披上了一层神话般的浪漫主义色彩。“剑光照空天自碧”,突出了秦王统一中国时的无比威力,仿佛他连剑都不用挥动,只要剑光一照,天空就会呈现一派碧色,立即实现天下统一。

正如《庄子·说剑》所云:“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真是所向无敌,何等轻而易举!“劫灰飞尽古今平”比“诸侯尽西来”更具有夸张意味,更强调了秦王统一中国的深远意义。

佛教认为,经过一次大水、大风、大火毁掉一切之后,重新建立世界,叫一劫。劫灰,指劫火的余灰。

灾难已经过去,分裂割据的中国,变成了统一太平的天下,七个字蕴涵着强烈的赞颂之情。 让人更为惊叹的是,李贺把秦王统一中国这个历史过程,用“羲和敲日玻璃声”来表现。

羲和驾驭六龙为日御车的神话,很多古典作品中用过。屈原《离骚》有句:“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李贺深受楚辞影响,但在羲和驾日这个典故的运用上,他却有自己的创造。屈原为了“吾将上下而求索”,惟恐“日忽忽其将暮”,所以希望日车不进。

李贺则让羲和催日快行,以表现秦王统一中国时风卷残云般的气势,与“剑光照空天自碧”上下呼应,把时间流逝这个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过程,通过神话传说的运用,诉诸人的视觉和听觉,有形。

2.赞扬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诗有哪些

秦始皇 作者:王安石天方猎中原,狐兔在所憎。

伤哉六孱王,当此鸷鸟膺。搏取已扫地,翰飞尚凭凌。

游将跨蓬莱,以海为丘陵。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

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坚冰。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3.赞扬“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诗歌有哪些

秦始皇

作者:王安石

天方猎中原,狐兔在所憎。

伤哉六孱王,当此鸷鸟膺。

搏取已扫地,翰飞尚凭凌。

游将跨蓬莱,以海为丘陵。

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

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

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坚冰。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4.关于秦始皇的诗词

途经秦始皇墓

作者:许浑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未知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注释: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的。但他又是一个暴君,实行专制主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受到后人谴责。许浑这首诗抒写了他行经秦始皇墓时的感想。

秦始皇墓位于陕西临潼县东约五公里的下河村附近,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它建成于公元前二一○年,坟丘为土筑,经二千年的风雨剥蚀,现存高四十三米,周长二千米。陵墓落成之初,坟上“树草木以象山”。在山光水色的映照下,在空旷的平地上托起的这座山一样的巨大坟茔,这就正如首句形容的那样,给人以“龙盘虎踞”之感。诗人在墓前驻足,目光从墓基转向墓顶,见到的是层层绿树,直上云天。眼前的高坟,不正好象征着秦始皇生前煊赫的声势吗?“势入浮云亦是崩”,覆亡之迅速与秦始皇在位时不可一世的声势,恰恰形成极富于讽刺性的鲜明对照。诗人将无比丰富的历史内容熔铸在这简短的七个字里。一个“崩”字,声如裂帛,宣告了秦皇已死,秦朝已亡,似乎言尽意绝,下文难以为继了。然而诗人忽一转笔:“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诗作旋即别开生面,令人称绝。这两句与前两句似断而实连,诗意从“崩”字悄悄引出,不着痕迹地进一步写出了秦始皇形象在后人心目中的彻底崩塌。同样是青山秋草,路人却只向汉文帝陵前参拜。汉文帝谦和、仁爱与俭朴,同秦始皇的刚愎、凶残与奢靡正好是强烈的对比。对于仁君和暴君,人们自会作出自己的评判。末句一个“唯”字,鲜明地指出了这一点。后两句表面看来似乎把笔墨荡开,从秦始皇写到了汉文帝,从诗人自己写到了“路人”,实际上却有形愈松而意愈紧的效果,在轻浅疏淡的笔墨中显示出了厚重的力量。

5.秦王嬴政诗词

秦始皇嬴政轻生似芥,造墓焚书行酷法;纳谏如流,废封置县统乾坤。

注:他筑长城,修阿房,造陵墓,焚书抗儒,行酷法苛政,役使天下臣民如役狗,有人称其为天下第一暴君;他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废分封,置郡县,统一度量衡和钱币,使书同文,车同轨,立法创制,历两千而不衰,功莫大焉,故说他生性残暴,心狠手辣,草菅人命,不为过,可他又纳谏如流,大肚能容,他就是这样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的文字是如此的豪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的诗句是如此的快意。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忘了作者,应该是个明朝的官写的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毛泽东 《沁园春/雪》 常闻汉武帝,爰及秦始皇。

俱好神仙术,延年竟不长。金台既摧折,沙丘遂灭亡。

茂陵与骊岳,今日草茫茫。 寒山 诗三百三首 六合已横扫,何须地下军?干戈区宇息,图匕梦魂惊。

嗣子鹿迷马,遗尸臭杂腥。徒凭黔首力,奇迹世无伦。

《咏秦始皇兵马俑》。

6.赞扬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诗歌有哪些

秦始皇 作者:王安石天方猎中原,狐兔在所憎.伤哉六孱王,当此鸷鸟膺.搏取已扫地,翰飞尚凭凌.游将跨蓬莱,以海为丘陵.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坚冰.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7.秦始皇生平及有关诗句

诗句: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明朝的官写的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的

千古江山,凭祖龙,谈笑指点。秦桥在,雪浪裂岸,刻石依然。天有尽头谬传世,海无神仙水连天。惟江山一统说伟业,雄名传。

车骑奔,豪情现。旌旗猎,龙气还。有世代传人,国泰民安。风流论兴观日出,巨轮乘风领千帆。看碧波万顷旭日照,换人间。--林均建《满江红.成山头怀古》

生平:

秦始皇

(前259~前210)

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秦王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亲理国事,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随后,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铸造12个金人。

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并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统一全国币制。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又实行“车同轨”,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并利用战国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终数六,因而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符传、法冠、舆乘等制度都以六为数。水主阴,阴代表刑杀,于是以此为依据加重严刑酷法的实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销毁民间所藏《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随后因求仙药的侯生、卢生逃亡,牵连儒生、方士四百余人,而将其全部坑杀于咸阳。

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余郡,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炫耀声威。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等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三十七年,秦始皇巡游返至平原津得病。于是作书命长子扶苏送葬,并继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扶苏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不久,即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秦朝灭亡。

8.关于“秦始皇”的诗词都有什么

1. 《途经秦始皇墓》唐代 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2. 《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唐代 张九龄

秦帝始求仙,骊山何遽卜。中年既无效,兹地所宜复。

徒役如雷奔,珍怪亦云蓄。黔首无寄命,赭衣相追逐。

人怨神亦怒,身死宗遂覆。土崩失天下,龙斗入函谷。

国为项籍屠,君同华元戮。始掘既由楚,终焚乃因牧。

上宰议扬贤,中阿感桓速。一闻过秦论,载怀空杼轴。

3. 《幸秦始皇陵》唐代 李显

眷言君失德,骊邑想秦馀。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阿房久已灭,阁道遂成墟。欲厌东南气,翻伤掩鲍车。

4. 《秦始皇时民歌》先秦 佚名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

5. 《秦世谣》先秦 佚名

秦始皇。何强梁。开吾户。

据吾床。饮吾酒。唾吾浆。

飧吾饭。以为粮。张吾弓。

射东墙。前至沙丘当灭亡。

9.赞扬“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诗歌有哪些

秦始皇 作者:王安石天方猎中原,狐兔在所憎。

伤哉六孱王,当此鸷鸟膺。搏取已扫地,翰飞尚凭凌。

游将跨蓬莱,以海为丘陵。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

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坚冰。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细听屠门夜半声。

—众生

是亦众生,与我体同,

应起悲心,怜彼昏蒙,

普劝世人,放生戒杀,

不食其肉,乃谓爱物。

——生的扶持

一蟹失足,二蟹持扶,

物知慈悲,人何不知。

--------------------------------------------------------------------------------

——今日与明朝

日暖春风和,策杖游郊园,

双鸭泛清波,群鱼戏碧川,

为念世途险,欢乐何足言,

明朝落网罟,系颈陈市廛,

思彼刀砧苦,不觉悲泪潸。

--------------------------------------------------------------------------------

——母之语

雏儿依残羽,殷殷恋慈母,

母亡儿不知,犹复相环守,

念此爱亲情,能勿凄心否。

--------------------------------------------------------------------------------

——吾儿

畜生亦有母子情,犬知护儿牛舐犊,

鸡为守雏身不离,鳝因爱子常惴缩,

人贪滋味美口腹,何苦拆开他眷属,

畜生哀痛尽如人,只差有泪不能哭。

--------------------------------------------------------------------------------

——亲与子

今日尔吃他,将来他吃尔,

循环作主人,同是亲与子。

--------------------------------------------------------------------------------

——芦菔有子芥有孙

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

——!!!

麟为仁兽,灵秀所钟,

不践生草,不履生虫,

①吾人类,应知其义,

举足下足,常须留意,

既勿故杀,亦勿误伤,

长我慈心,存我天良。

—①翳(羽-〉(累之下))文言助词,惟

--------------------------------------------------------------------------------

——儿戏其一

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儿戏其二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

先入为主,终身不移,

长养慈心,勿伤物命,

充此一念,可为仁圣。

——沉溺

莫谓虫命微,沉溺而不援,

应知恻隐心,是为仁之端。

--------------------------------------------------------------------------------

——暗杀其一

若谓青蝇污,挥扇可驱除,

关于秦始皇统一的诗句

岂必矜残杀,伤生而自娱。

--------------------------------------------------------------------------------

——暗杀其二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

——诀别之音

落花辞枝,夕阳欲沉,

裂帛一声,凄入秋心。

--------------------------------------------------------------------------------

——生离欤死别欤

生离尝恻恻,临行复回首,

此去不再还,念儿儿知否。

--------------------------------------------------------------------------------

——倘使羊识字

倘使羊识字,泪珠落如雨,

口虽不能言,心中暗叫苦。

--------------------------------------------------------------------------------

——乞命

吾不忍其觳觫,无罪而就死地,

普劝诸仁者,同发慈悲意。

--------------------------------------------------------------------------------

——农夫与乳母

亿昔襁褓时,尝啜老牛乳,

年长食稻梁,赖尔耕作苦,

念此养育恩,何忍相忘汝,

西方之学者,倡人道主义,

不啖老牛肉,淡泊乐蔬食,

卓哉此美风,可以昭百世。

--------------------------------------------------------------------------------

——「我的腿!」

挟弩隐衣袂,入林群鸟号,

狗屠一鸣鞭,众吠从之嚣,

因果苟无徵,视斯亦已昭,

与其啖群生,宁我吞千刀。

--------------------------------------------------------------------------------

——示众

景象太凄惨,伤心不忍睹,

夫复有何言,掩卷泪如雨。

——修罗

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

——喜庆的代价

喜气溢门楣,如何惨杀戮,

唯欲家人欢,那管畜生哭。

--------------------------------------------------------------------------------

——萧然的除夜

邻鸡夜夜竞先鸣,到此萧然度五更,

血染千刀流不尽,佐他杯酒话春生。

--------------------------------------------------------------------------------

——残废的美

好花经摧折,曾无几日香,

憔悴剩残枝,明朝弃道旁。

--------------------------------------------------------------------------------

——生机

小草出墙腰,亦复饶佳致,

我为勤灌溉,欣欣有生意。

--------------------------------------------------------------------------------

——囚徒之歌

人在牢狱,终日愁欷,

鸟在樊笼,终日悲啼,

聆此哀音,凄入心脾,

何如放舍,任彼高飞。

--------------------------------------------------------------------------------

——遇赦

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

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

他若死时你救他,汝若死时人救你。

--------------------------------------------------------------------------------

——投宿

夕日落江渚,炊烟起村墅,

小鸟亦归家,殷殷恋旧主。

--------------------------------------------------------------------------------

——雀巢可俯而窥

人不害物,物不惊扰,

犹如明月,众星围绕。

--------------------------------------------------------------------------------

——松间的音乐队

家住夕阳江上村,一弯流水绕柴门,

种来松树高于屋,借与春禽养子孙。

——诱杀

水边垂钓,闲情逸致,

是以物命,而为儿戏,

刺骨穿肠,於心何忍,

愿发仁慈,常起悲愍。

--------------------------------------------------------------------------------

——刽子手

一指纳沸汤,浑身惊欲裂,

一针刺己肉,遍体如刀割,

鱼死向人哀,鸡死临刀泣,

哀泣各分明,听者自不识。

--------------------------------------------------------------------------------

——肉

竖首横目人,竖目横身兽,

从兽者智撄,甘人者勇斗,

悲哉肉世界,奚物获长寿,

一虎当邑居,万人怖而走,

万人惧虎心,物命谁当救,

莫言他肉肥,可疗吾身瘦,

彼此电露命,但当相悯宥,

共修三坚法,人兽两无负。

--------------------------------------------------------------------------------

——间接的自喂

养猪充口腹,因爱结成仇,

猪若知此意,终朝不食愁,

颇赖猪未知,肥肉过汝喉,

将来汝作猪,还须偿猪油,

此理果弗谬,劝汝养猪休。

--------------------------------------------------------------------------------

——被虏

有命尽贪生,无分人与畜,

最怕是杀烹,最苦是割肉,

擒执未施刀,魂惊气先窒,

喉断叫声绝,颠倒三起伏,

念此恻肺肝,何忍纵口腹。

--------------------------------------------------------------------------------

——倒悬

始而倒悬,终以诛戮,

彼有何辜,受此荼毒,

人命则贵,物命则微,

汝自问心,判其是非。

--------------------------------------------------------------------------------

——尸林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应起悲心,勿贪口腹。

--------------------------------------------------------------------------------

——刑场

蓦受刀砧苦,肠断命犹牵,

白刃千翻割,红炉百沸煎,

炮烙加彼体,甘肥佐我筵,

此事若无罪,勿畏苍苍天。

--------------------------------------------------------------------------------

——开棺

恶臭陈秽,何云美味,

掩鼻伤心,为之堕泪,

智者善思,能勿悲愧。

--------------------------------------------------------------------------------

——蚕的刑具

残杀百千命,完成一袭衣,

唯知求适体,岂勿伤仁慈。

——昨晚的成绩

是为恶业,何谓成绩,

宜速忏悔,痛自呵责,

发起善心,勤修慈德。

--------------------------------------------------------------------------------

——拾遗

钩帘归乳燕,穴牖出痴蝇,

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

——惠而不费

勿谓善小,不乐为之,

惠而不费,亦曰仁慈。

--------------------------------------------------------------------------------

——平等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

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

——醉人与醉蟹

肉食者鄙,不为仁人,

况复饮酒,能令智昏,

誓于今日,改过自新,

长养悲心,成就慧身。

--------------------------------------------------------------------------------

——忏悔

人非圣贤,其孰无过,

犹如素衣,偶著尘①,

改过自新,若衣拭尘,

一念慈心,天下归仁。

①沃(夭-〉宛)弄脏,泥、油等沾在衣服、器物上。

--------------------------------------------------------------------------------

——冬日的同乐

盛世乐太平,民康而物阜,

万类咸喁喁,同浴仁恩厚,

昔日互残杀,而今共爱亲,

何分物与我,大地一家春。

--------------------------------------------------------------------------------

——幸福的同情

香饵见来须闭口,大江归去好藏身,

盘涡峻激多倾险,莫学长鲸拟害人。

--------------------------------------------------------------------------------

——老鸭造像

罪恶第一为杀,天地大德曰生,

老鸭扎扎,延颈哀鸣,

我为赎归,畜于灵囿,

功德回施群生,愿悉无病长寿。

--------------------------------------------------------------------------------

——杨枝净水

杨枝净水,一滴清凉,

远离众生,归命觉王。

戒肉诗文集

其一, 唐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

我肉众生肉,形殊性不殊.元同一性命,只是别开躯.

苦痛教他死,将来作已须.莫教阎老断,自想意何如?

----黄山谷非常欣赏这首戒肉诗

其二,

我昔未生时,冥冥无所知.天公强生我,生我复何为?

无使我寒,无食使我饥.还你旃?还我未生时.

其三, 仰弥居士

天生动物与人同,一体涵濡覆载中。

底事忍心行杀害,酿成灾劫恼天公。

其四, 唐诗 白居易

其一

谁道群生性命微,哺雏觅食故飞飞。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其二

世间水陆与虚空,总属皇天怀抱中。

试今设身游釜甑,方知弱骨受惊冲。

劝 人 戒 杀 诗

1.邻鸡夜夜竞先鸣,听此萧然度五更;

血染千刀流不尽,佐他杯酒话春生。

2.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愿云禅师

3.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4.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

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

5.他若死时你救他,汝若死时人救你;

众生原同一种性,只是业缘别形体。

6.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

设身处地扪心想,谁会将刀割自身。

7.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8.生离死别常恻恻,临行频频复回首;

从今此去不再还,心念念儿儿知否?

9.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唐 . 白居易

10.一声长叹老牛哀,跪向屠门乞命来;

白刃临头魂欲断,纷纷泪落口难开。

11.耕田辛苦几经年,颈破皮穿未敢眠;

老命自知无足惜,前功还望主人怜。

12.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

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

心怀慈悲—弘一大师语录

1.是亦众生 与我体同 应起悲心 怜彼昏蒙

普劝世人 放生戒杀 不食其肉 乃谓爱物

2.一蟹失足 二蟹持扶 物知慈悲 人何不如

3.畜生亦有母子情 犬知护儿牛舔续

鸡为守雏身不离 鳝因爱子当惴惴

人贪滋味美口腹 偌苦拆开他眷属

畜生哀痛尽如人 只差有泪不能哭

4.今日尔吃他 将来他吃尔

循环作主人 同是亲与子

6.生离尝恻恻 临行复回首

此去不再远 念儿儿知否

7.倘使羊识子 泪珠落如雨

口虽不能言 心中暗叫苦

8.喜气溢门楣 如何惨杀戮

惟欲家人欢 那管畜生哭

9.人在牢狱 终日愁欷 是以物命 而为儿戏

聆此哀音 凄入心脾 鸟在樊笼 终日悲啼

20.老来爱作放生诗(见二三年护生报) 民国虞山庞北海

为怜物命一心悲,祈祷长斋来展眉。

苦口宣言先戒杀,老来爱做放生诗。

21.劝放生戒杀(见二三年护生报) 民国泰县顾子香

杀业多时孽亦多,劝君何忍伤天和。

须知果报无差错,人死为羊苦若何。

22.劝提倡素食歌 民国江易园谦

◎待客宜素食

忍伤物命博客喧,银心天理两难言。

何如蔬食同修福,免结刀山剑树缘。

◎婚礼宴客宜素食

如何吉事转成凶,燕尔新婚伏祸根。

难产堕胎生败子,冤家相继入君门。

◎生曰祝寿宜寿食

愿我长生它惨死,此心端合减天年。

父忧母难当今曰,念佛吃斋是福田。

◎幼童即宜素食

善恶皆由习惯成,去除恶习在初萌。

福添病少增福慧,素食端须自幼龄。

◎信因果宜素食

辱骂相侵报不忘,况于食肉剖心肠。

何如与物同安乐,白饭青蔬大吉祥。

23.劝戒杀蛙伤生七绝九首(见二三年护生报) 民国泾县潘梅城

其二

割及剖腹气犹在,依旧欲鸣足欲奔。

睹此惨形心已冷,恶人终必少儿孙。

其三

不伤一命本慈悲,爱读护生戒杀诗。

善恶到头终有报,劝君戒杀慎修为。

其四

算来牛犬最堪怜,夜雨晨霜不计年。

费尽一生辛苦力,残驱无要受熬煎。

其五

好种良因广福田,半生愦愦悔从前。

而今喜获青云路,戒杀放生总在先。

其六

慈光普照放光明,咒念往生脱宰烹。

宝胜观音均救护,佛无谎语应遵行。

其七,

唐 . 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宋 . 陆游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冤难伸。

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1、放生 (唐 陆甫里)

万峰回绕一峰深,到此常修苦行心。

自扫雪中归鹿迹,天明恐有猎人寻。

2、劝打鸟者 (唐 白乐天)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及。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3、卫生集

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

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

物要死时汝求他,汝要死时天救汝。

延生种子别无方,戒杀放生而已矣。

4、劝食素 (宋 慈受怀深法师)

吃肉何如咬菜根,且图身口戒香薰。

莫言死后无因果,八两须还他半斤。

5、拟寒山诗 (宋 慈受怀深禅师)

老翁死却儿,昼夜捶胸哭。

痛心彻骨髓,叫云我孤独。

何不反思量?恣啖猪羊肉。

羊岂不心儿,猪亦有眷属。

6、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 (宋 苏东坡)

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7、戒杀 (宋硬慈受怀深禅师)

-----世上多杀生,遂有杀生劫。

负命杀汝身,欠财焚汝宅。

离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

报应各相当,洗耳听佛说。

-----买肉须要肥,买鱼须要活。

买衣须要美,买田须要阔。

若教买命放,一毛不肯拔。

黄迫途路险,失脚恐难脱。

8、戒杀(宋 黄庭坚)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

元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

莫教阎老断,自揣看何如。

9、戒杀 (宋 陆游)

血肉淋淋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

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10、戒杀 (明 屠赤水隆)

物我从来本一真,幻形分处不分神。

如何共嚼娘生肉,大地哀号惨杀人。

11、戒杀 (明 紫柏大师)

养猪为口腹,因爱结成仇。

猪禅知此意,终朝不食愁。

颇赖猪未知,肥肉过汝?。

将来汝作猪,还须偿猪油。

此理果弗谬,劝汝养猪休。

12、戒杀诗 (明 陶周望)

一指纳沸汤,浑身惊却裂。

一针刺己肉,遍体如刀割。

鱼死向人哀,鸡死临刀泣。

哀泣各分明,听者自不识。

13、劝素食(清 吴梅村伟业)

莫谓畜生微,与人同气血。

但恣我肥甘,不顾他死活。

痛口说 向君,畜生非是别。

过去之六亲,未来之诸佛。

14、劝弄璋家 (清 周居士梦颜)

富家生一子,珍之如宝玉。

物类若引群,便作羹中肉。

清夜一提撕,此心何太毒。

愿将地藏经,与君三复读。

15、戒杀 (清 乌庵道人)

有命尽贪生。无分人与畜,

鱼鳖无声类,见死瞪两目。

扭命砧几间,张口不能哭。

死犹护其子,鳝烹将身鞠。

16、卫生集(清 寿光禅师)

放生赎命事虽庸,无限阴功在此中;

一岁积成千种福,十年培养万重功。

已赴网罗遭困厄,将投汤火近惊冲。

临刑遇赦恩无量,彼寿隆兮尔寿隆。

17、戒杀 (清 耐庵道人)

有命尽贪生,无分人与畜。

最怕是杀烹,最苦是割肉。

擒执未施刀,魂惊气先窒。

喉断叫声绝,颠倒三起伏。

念此恻肺肝,何忍纵口腹!

18、劝勿杀牛诗 (民国 佚名)

戾气缠身不自知,一牛惨死万死悲。

冤冤狭路相逢巧,古往今来放过谁。

19、劝戒杀生 (民国 褐衣人)

池鱼忽泣作人语,曰客曰客吾语汝:

我亦曾作富家子,汝曾为鱼登我俎,

今我为鱼填汝肚。

20、老来爱作放生诗(民国 庞北海)

为怜物命一心悲,祈祷长斋来展眉。

苦口宣言先戒杀,老来爱做放生诗。

21、劝放生戒杀(民国 顾子香)

杀业多时孽亦多,劝君何忍伤天和。

须知果报无差错,人死为羊苦若何。

22、劝提倡素食歌 (民国 江易园谦)

---待客宜素食

忍伤物命博客喧,银心天理两难言。

何如蔬食同修福,免结刀山剑树缘。

---婚礼宴客宜素食

如何吉事转成凶,燕尔新婚伏祸根。

难产堕胎生败子,冤家相继入君门。

---生曰祝寿宜寿食

愿我长生它惨死,此心端合减天年。

父忧母难当今曰,念佛吃斋是福田。

---幼童即宜素食

善恶皆由习惯成,去除恶习在初萌。

福添病少增福慧,素食端须自幼龄。

---信因果宜素食

辱骂相侵报不忘,况于食肉剖心肠。

何如与物同安乐,白饭青蔬大吉祥。

23、劝戒杀蛙伤生七首(民国 潘梅城)

割及剖腹气犹在,依旧欲鸣足欲奔。

睹此惨形心已冷,恶人终必少儿孙。

不伤一命本慈悲,爱读护生戒杀诗。

善恶到头终有报,劝君戒杀慎修为。

算来牛犬最堪怜,夜雨晨霜不计年。

费尽一生辛苦力,残驱无要受熬煎。

好种良因广福田,半生愦愦悔从前。

而今喜获青云路,戒杀放生总在先。

慈光普照放光明,咒念往生脱宰烹。

宝胜观音均救护,佛无谎语应遵行。

命债须偿理应该,冤冤相报几时开。

决心戒杀皈依佛,利己利人免劫哀。

持斋念佛具悲心,感召天和百福临。

普愿同胞倡素食,升平有象颂而今。

24、戒杀箴(民国 姚端恪)

百物之命,一人之舌。

命不再生,舌惟暂悦。

盘内添馐,厨中积血。

共孽心伤,独孽冤结。

愿我同人,生灵爱惜。

25、戒杀诗 (明代陶望龄)

物我从来本一真,幻形分处不分神;

如何共嚼娘生肉,大地哀号惨煞人。

26、(宋 .苏轼)

其一 口腹贪饕岂有穷,咽喉一过总成空。

何如惜福留余地,养得清虚乐在中。

其二 秋来霜露满东园,卢菔生儿芥有孙,

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27、(唐 .白居易)

其一 谁道群生性命微,哺雏觅食故飞飞。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其二 世间水陆与虚空,总属皇天怀抱中。

试今设身游釜甑,方知弱骨受惊冲。

28、(唐 杜牧)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29、(宋 陆游)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冤难伸。

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

30、勉学子(明 方孝 )

莫驱屋上鸟,鸟有反哺诚。莫烹池上雁,雁行如弟兄。

流观飞来伦,转见天地情。人生处骨肉,胡不心自平。

田家一聚散,草木为枯荣。我愿三春日,垂光照紫荆。

同根而并蒂,蔼蔼共生成。

31、戒杀诗(清 彭尺木)

平时喔喔听鸡鸣,此夜萧然度五更。

碧血千刀流不尽,佐他杯酒话春生。

32、戒杀牛(近代 .严调御)

万族皆畏死,牛死更凄楚。

夜闻鼓刀声,双跪泪如雨。

哽咽不能言,知死乞向贾。

贾怒奋椎击,毒意挥刀斧。

皮血委地鲜,生剥婴万苦。

赤沥已肉身,蠕蠕动肺腑。

头角虽抢地,中情未肯俯。

魄大命难绝,心恨两睛弩。

筋膂余跳战,爨薪已成脯。

馋口涎箸边,冤魂泣中釜。

烹犊母念而,割母儿思乳。

离离原上田,莸是犁下土。

试看食牛报,昭昭盈万古。

33、万善先资(近代 .周思仁)

仁列五常首,慈居万德先。皇哉三教论,异口若同宣。

人人爱寿命,物物贪生全。鸡见庖人执,惊飞集案前。

豕闻屠价售,两泪涌如泉。方寸原了了,祗为口难言。

蓦受刀砧苦,肠断命莸牵。白刃千翻割,红炉百沸煎。

炮烙加彼体,甘肥佐我筵。此事若无罪,勿畏苍苍天。

古来生杀报,往复如轳旋。吾昔弱冠时,目击生哀怜。

搜罗今昔事,将盈数万言。誓拔三途苦,此志久愈坚。

34、忏悔(近代 .周思仁)

堪骇娑婆浊世,凡夫颠倒昏迷。

恶缘日炽善缘微,愁煞眼光落地。

今世因循不悔,他生欲忏无期。

冤仇迭报不差移,曾见谁人逃避。

35、戒杀诗(近代 .耐庵道人)

有命尽贪生,无分人与畜。

最怕是杀烹,最苦是割肉。

擒执未施刀,魂惊气先窒。

喉断气未绝,颠倒三起伏。

鱼鳖无声类,见死睁两目。

挣命砧几间,张口不能哭。

念此恻肺肝,何忍纵口腹。

36、(逸名)

每馔必烹鲜,未见长肌肉。今朝血溅地,明日仍枵腹。

彼命纵微贱,痛苦不能哭。杀我待如何,将人试比畜。

37、(逸名)

我书戒杀歌,奉劝世人读。物类形体殊,岂甘遭惨毒。

利刃刺肝心,尖刀剖胸腹。皮掀肉颤摇,喉断身颠扑。

血溅满砧几,悲号震墙屋。鳗剁尚盘旋,鱼烹莸跳跃。

大痛何可当,极苦难逃脱。睹彼盘孟中,亿万生灵泣。

38、代老牛乞命词(近代 .蓉湖愚者)

其一 一声长叹老牛哀,跪向屠门乞命来,白刃临头魂欲断,纷纷泪落口难开。

其二 耕烟犁雨几经年,领破皮穿未敢眠。老命自知无足惜,前功还望主人怜。

其三 路近汤锅无处逃,含冤莫诉但号啕。耕田用尽平生力,临老反教吃一刀。

设身处地扪心想,谁会将刀割自身。

----生离死别常恻恻,临行频频复回首;

从今此去不再还,心念念儿儿知否?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一声长叹老牛哀,跪向屠门乞命来;

循环作主人 同是亲与子

-----麟为仁兽 灵秀所钟 不践生草 不履生虫

系吾人类 应知其义 举足下足 常须留意

既勿故杀 亦勿误伤 长我慈心 存我天良

-----生离尝恻恻 临行复回首

此去不再远 念儿儿知否

-----倘使羊识子 泪珠落如雨

口虽不能言 心中暗叫苦

-----喜气溢门楣 如何惨杀戮

惟欲家人欢 那管畜生哭

-----人在牢狱 终日愁欷 是以物命 而为儿戏

聆此哀音 凄入心脾 鸟在樊笼 终日悲啼

-----水边垂钓 闲情逸致 是以物命 而为儿戏

刺骨穿肠 于心何忍 愿发仁慈 常起悲愍

-----有命尽贪生 无分人与畜

最怕是杀烹 最苦是割肉

擒执未施刀 魂惊气先窒

喉断叫声绝 颠倒三起伏

念此恻肺肝 何忍纵口腹

-----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一指纳沸汤 浑身惊欲裂

一针刺己肉 遍体如刀割

鱼死向人哀 鸡死临刀泣

哀泣各分明 听者自不识

-----残杀百千命 完成一袭衣

唯知求适体 岂毋伤仁慈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应起悲心 勿贪口腹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