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表象的含义
记忆表象(memory image)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出现时,在头脑中仍然能够再现出事物的形象。
记忆表象是通过对现实的对象或现象的知觉过程获得的。记忆表象与知觉密切联系,知觉映象愈丰富,记忆表象愈多样;但与知觉映象又有本质的区别,知觉映象是由事物本身直接引起的,而记忆表象往往是由其他的事物,特别是在有关词语的作用下引起的。例如,一个老朋友在远方工作,当收到和阅读他的来信时,就会在头脑中出现老朋友的形象和在一起学习的情景。
表象是记忆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研究的数据推测,在人的记忆中的语言信息量与形象信息量的比例是1∶1000,由此可见,表象的信息量在记忆信息的总量中占了极大的部分。
表象有不同的种类,可以分为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运动觉的表象等等。表象可能是单一的,如视觉表象、听觉表象等;但通常是综合性的,这是由于在知觉过程中不同分析器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回忆某个外文单词时既有声音的听觉表象,又有字母的视觉表象。
表象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当有机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输入、编码、转换、存储和提取等)时,这些信息是以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出现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
释义:
表征[biǎo zhēng]:显示出来的现象;表现出来的特征。
表象[biǎo xiàng]:通过感知而形成的感性形象。
引申:
表征:人的内部表征主要是信息在长时记忆中存储的方式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仅仅还是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困难,首先是我们对视觉表象这类问题还不十分清楚,因为信息存储的内部结构不能直接为人所观察。其次是我们不能像计算机那样把解题过程打印出来,只能通过间接的办法进行研究。目前采用的研究手段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来研究表征,假设表征的方式是一张有许多节点的图画。这看起来是心理学上联想主义的古老看法,但是,把这一假设与计算机联系起来,就可以使研究更加细致。
表象:
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表象与知觉的主要区别在于:知觉只有当对象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才存在,表象则可以在这种作用消失后继续存在。有些表象是对静态的和动态的知觉的再现,称为记忆表象。有些表象是对知觉的概括和重组,称为想象表象。人们还可以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知觉中抽取某些共同方面形成一般表象,也可以把知觉要素任意组合形成虚构的表象。表象是对感觉、知觉的重组和加工,接近于理性认识,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但它还没有超出感性认识的界限,仍是感性的具体形象。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