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样礼都有什么呀?
在我国传统的婚嫁习俗中,六礼指的是从议婚到完婚新人们必须经历的六项礼节。这六项礼节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只有将这六项礼节完完整整的举行了,新人们的婚礼才算是礼成了。
一、采纳。
采纳即为男方托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同意和男方家共同商讨婚事之时,男方家再略备薄利去女方家亲自去提亲,双方家的长辈再共同商讨婚事。按照古时的传统习俗,纳采礼物用“雁”,具体的原因如下。
第一,纳采礼物用“雁”取的是阴阳往来,妇人从夫之义。第二,用雁来送礼象征着不失节、不失时。第三,用雁来送礼取其行止有序之义,象征着长幼有序的传统儒家思想。
二、问名。
问名指的是男方家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此做法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目的为明确对方的身份,防止三代以内的血亲婚姻关系;第二个目的为通过知晓对方的生辰八字来和自己的生辰八字进行占卜,从而得出两人婚姻是否适宜。
三、纳吉。
纳吉指的是男方托媒人将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取回之后,在祖庙里进行占卜。如果占卜的结果是吉兆,那么男方就会备聘礼通知女方家可以共同商定婚事了。如果卜得的是凶兆,那么这门婚事也只能暂时搁置了。
四、纳征。
纳征指的是男方送聘礼给女方家的过程。通常来说,若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相吻合,那么纳吉和纳征的流程大多都是一起进行的,这些流程又被叫做我们平时所说的“订婚”。
在纳吉的过程中,不同地方的习俗不同,那么所给女方家的聘礼也是不同的,大多数的聘礼以六样礼或是八样礼居多,但具体内容会各有差异。
五、请期。
请期的具体含义为男方家确定婚期并备礼告知女方,等候其同意。其中婚期的确定一定要符合黄历上所说的黄道吉日,并且要避开各种对新人们不利的日子等。
六、亲迎。
亲迎是六礼之中的最后一道程序,其具体含义为男方将女方娶回家中。在亲迎之时,男方必须亲自来女方家迎娶女方,不可由他人替代。当亲迎完毕之后,整个的结婚流程也就相应的礼数周全了。
现如今,我们所看到的结婚流程大多数都是六礼的删减版,许多地方仍保留着其中的一到两个习俗。新人们只需要根据当地的讲究,理顺自己的结婚流程即可,没有必要完完全全的按照六礼的结婚顺序来。
老黄历术语:订盟是什么意思 订盟的含义是什么
结婚彩礼和聘礼的区别是什么
聘礼就是订婚时男方向女方下的彩礼。聘,有“定亲”的意思,聘礼,就是定亲的礼金。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结婚大致需要经过:提亲:通过媒人,男方向女方提亲。合婚:把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拿来,求人进行合婚,看男女双方是否适合结婚。订婚:确定男女双方婚姻关系,男方向女方送聘礼。确定结婚时间:男方选择结婚吉日吉时。迎亲结婚:到女方家中迎娶新娘,回家之后举行结婚典礼。
通过古代人结婚的繁琐过程,可以看出:古代人对婚姻的重视程度;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婚姻习俗的历史,可以说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婚姻习俗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探寻文化发展的轨迹。
彩礼是男方为了与女方建立夫妻关系、共同生活,按照我国传统习俗赠与女方的财物。我国古代男女从议婚到完婚需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阶段,其中的“纳征”就是男方为了成亲给女方送聘礼,演变到今天就是“彩礼”,现在我国许多地区都还有送彩礼的习俗。
从性质上讲,彩礼属于赠与,但是又不是一般的无偿赠与,它是以“结婚、共同生活”为代价的附义务赠与。因此,如果结婚不成,赠与行为就失去法律效力,彩礼应当返还给赠与人。如果结婚之前的确从彩礼中有合理的支出,比如将彩礼的一部分用于筹备婚礼的共同花销,这种情况则应该酌情返还。
我国《婚姻法》第1042条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也明确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导语:订盟的含义是什么?这估计是很多人看老黄历中经常遇上的一个词,因此今天我们来看看老黄历术语中,订盟是什么意思?其实就现在的解释来看,订盟也相当于定亲的意思,当然古时候的定亲与我们现在的定亲是不一样的。
老黄历术语:订盟是什么意思
订盟是订婚仪式的一种,俗称小聘(订)。也是订亲。
订盟现在有两种释义:1、结盟:缔盟,签署合约等。2、订婚仪式的一种,意为婚姻说合,送订婚礼金,俗称小聘(订)。
纳彩和订盟有什么区别
1、意思不同:
订盟:订婚仪式的一种,俗称小聘(订)。也就是适合给女方家送聘礼向女方家长度提亲请求女方家长把女儿许配的意思。其实宜订盟的日子如今也有适合用来签订大型供货合同的意思。
纳采:缔结婚姻的仪式。也就是适合迎娶新娘问举行结婚仪式并且宴请亲朋好友的日子。
2、用途不同:
黄历中提及到的纳采是用于民间传统婚礼的婚姻礼仪,因为纳彩是答古代婚仪六礼之一。
黄历中提及到的订盟的用途是用于订婚,也就是适合给女方家送聘礼向女方家长提亲请求女版方家长把女儿许配的意思。
3、送的东西不同:
古时纳彩通常要用活雁作为提亲时的礼物。纳彩,即纳其采择之礼于女家也。也就是指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
黄历中提及到的订盟送的东西是订婚礼金。
古时候婚礼流程
古籍《礼记.昏礼》上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另《仪礼》上说∶“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就是创于西周而后为历朝所沿袭的“婚姻六礼”传统习俗。也是“彩礼”习俗的来源。
“六礼”即六个礼法,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俗谚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另《梦梁录.卷二十》∶“婚娶之神,先凭媒氏。”因此,媒人是缔结婚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
纳采俗称“定亲”,就是当儿女婚嫁时,由男方家长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方提亲。男方在纳采时,需将大约近三十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方;女方亦在此时向媒人打听男家的情况。
问名也称“生庚”,俗称“八字”。女方同意男方提亲后,女方家长将女儿的姓名、排行、生辰八字等,书写在红帖子(庚帖)上,给男方带回。男方收到后请算命先生“合八字”问卜吉凶,决定双方八字是否适合无冲煞,或将女方“八字”放在灶君前,若太平无事的就是八字相合。合者择日期送求婚帖子,否则须将“庚帖”退还女方。
纳吉又称“过文定”,在《仪礼.士昏礼》上载∶“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即男方问名后,若是结果是吉兆,双方八字没有相互冲克,同时要向女方报喜,婚事就算初步议定了,就是俗称的“订盟”、“订婚”。
纳征又称“纳币”,是六礼中最关键的一项。《仪礼.士昏礼》载有∶“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就由媒人给女方纳送聘礼、聘金、礼金以成婚礼,所以俗称为“完聘”、“大聘”或“过大礼”,此时女方需回礼。纳征以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
请期又称“乞日”,就是男方择定结婚良辰吉日,并征求女方同意,俗称“提日子”或“送日头”。
亲迎或迎亲,是古代婚嫁仪式中最复杂、重要的仪节,是女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民间俗称为“迎娶”。结婚当日,新郎依礼先往女方家。女方家长在门外迎接,进入女方庙堂之后,拜祖先,接着新娘出房门,新郎偕同新娘一起载往男方的家里。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仪式后,便送入洞房。
想查询更多黄历术语解释,请点击 》》》 黄历术语解释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