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原子分子的区别分别是什么
①元素是以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为标准对原子进行分类。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②质子数是划分元素种类的标准。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和单核离子都属于同一种元素。如Na+与Na都属于钠元素,但Na+与NH4+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③同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存在状态。如游离态和化合态。
④同种元素的离子因带电荷数不同,性质也不同。如Fe2+与Fe3+。
⑤同种元素的原子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如碳元素有三种不同中子数的碳原子:612C、613C、614C.
判断同位素的方法:
同位素指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如氢有3种同位素,分别称为氕(H)、氘(D)、氚T),即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但中子数分别为0,1,2的氢原子。同位素有天然存在的,也有人工合成的。同一元素的同位素虽然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判断同位素的方法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①元素是宏观概念,用于从从宏观角度说明物质的组成;②元素只有种类不同,没有数量多少的念义(不讲个数)
原子:①原子是微观粒子,用于说 明物质的微观结构;②原子有数量多少的含义(既讲种类,也讲个数)
但是二者也是有联系的,二者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核内的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最后注意下:有些无素只包含一种原子,也有一些元素包含了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例如氢元素包含氕、氘、氚三种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元素、原子、分子与物质间的关系:
物质的组成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其中元素是从宏观上对物质组成的描述,分子、原子是从微观上对物质构成的描述。
在讨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应注意规范地运用这些概念,现举例如下: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三种说法(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②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③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和I个碳原子构成的。
(2)由原子(或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汞、食盐),有两种说法:
①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食盐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②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公务员考试元素个数和元素种类的区别
不同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元素:化学元素(Chemical element)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从哲学角度解析,是原子的电子数目发生量变而导致质变的结果。它是宏观概念,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
1923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作出决定:化学元素是根据原子核电荷的多少对原子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把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元素个数就是每一种相同种类东西的数量,元素种类就是不同的种类。
在判断的时候需要首先将题目给出的所有元素进行分类,得出它的元素种类数量,再统计不同元素种类的元素个数。
例子说明:
1、苹果、梨、桃子、香蕉
元素个数就是4个;而元素种类只有一个,那就是水果。
2、苹果、梨、桃子、白菜
元素种类就有两个:水果和蔬菜,对应的元素数量分别为3个和1个。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