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文言文上下对接名句

是丫丫呀1年前 (2024-04-10)阅读数 10#古诗
文章标签论语诗经

1. 古诗文名句的衔接

一片冰心在玉壶映日荷花别样红春风又绿江南岸春来江水绿如蓝长河落日圆直挂云帆济沧海停车坐爱枫林晚浅草才能没马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无可奈何花落去要留清白在人间浓妆淡抹总相宜古来征战几人回姑苏城外寒山寺 匹夫不可夺志也莫以恶小而为之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吾今上下而求索其不善者而改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现)牛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 文言文名句大全

马不伏枥,不可以趋远。——《后汉书》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后汉书》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晏子春秋》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孔子家语》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哀莫大于心死。——《庄子》 更多古文名句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身修然后可以理家,家治然后可以治国。——恒宽《盐铁论》

人之善恶,不必世族;性之贤鄙,不必世俗。——王符《潜夫论》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荀子》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3. 文言文名句

1、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释义:平坦而又近,那游泳的人很多;危险远去,那么来的少。而时代的奇特、怪异,不寻常的观察,常在险远,但人们很少到这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2、孟子《鱼我所欲也》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释义:与苍茫的青山、浩渺的夕阳相比,人生的荣辱得失或许也是转瞬成空。如果可以,不妨活得稍微潇洒一些。

3、诸葛亮《诫子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释义:“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后世一直继承赞赏这种“心神恬适”的意境。

4、佚名《越人歌》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释义:山上有林木,林木有枝,心喜欢你啊你不知道。

5、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释义: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却本来难忘。

4. 文言文名句

高中语文古诗文名言名句大全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文言文上下对接名句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

5. 文言古诗上下句填写

华而不实,怨之所聚;

风行水上,涣然成文章 。

谬种流传,误人不浅 。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

事因难能,所以可贵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白费唇舌,费厄泼赖 。

驼负千金,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行为万事师, 。

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

倾听逆而之言,采纳美芹之献 。

春风年年有, 。

崎岖化坦途 ,曲径变通衢。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

脱颖而出。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

6.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① 未能远谋② 受任于败军之际③ 山气日夕佳④ 潮平两岸阔⑤ 家书抵万金⑥ 黑云压城城欲摧⑦ 月有阴晴圆缺 ⑧ 梦回吹角连营(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试题分析:本题的出题思想,主要考查学生的诗文背诵与默写水平,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第一小题都为上下句对接,背过会写字即可得分,这一小题有八个上下句对接的诗句,考生须注意②③④⑥句,有下句要求写上句,有些考生思维会短路。第二小题为全诗默写,提示考生在备考前,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与归类,诗词各种考查题型不可偏颇。

总体上看,这道题的难度不大。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7. 文言文经典名句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原文: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此木是柴山山出

因火生烟夕夕多

日上山,月上山,山上日月明;

青海湖,水海湖,湖海青水清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千年老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作琵琶,路当丝,哪个能弹?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13 稻草捆秧父抱子

竹篮提笋母怀儿

14 松下围棋,松子忽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逆臣

20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