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和我现代戏曲的区别是什么?
中国古代戏剧也称为中国古典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戏曲”一词在中国古代是指戏中唱的曲,是与“散曲”相对应的概念。20世纪初年的王国维,首先明确地用“戏曲”一词来统称中国古代戏剧。中国古代成熟的戏剧诞生于元代,当时称为杂剧,是融合此前的各种表演艺术发展而成的一种戏剧形式。在杂剧的发展过程中,剧作家在唐宋以来的话本小说、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都是元杂剧的名作。元代末年,最初流行于浙东沿海一带的南戏(南曲戏文)得到发展,并逐渐形成了新的戏曲形式,称为传奇,至明代产生了汤显祖的《牡丹亭》、至清代又出现了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这样的杰作。到清代,在北方的戏曲中心北京出现了以安徽二簧戏为基础,吸取诸种地方戏的优点形成的京剧。
中国古典戏曲把歌曲、宾白、舞蹈和表演等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的戏剧艺术形式。作为表演的戏曲的脚本的文学剧本是一种韵文和散文相结合又以韵文为主的文学剧本。一个戏曲剧本称为本,一般一个戏曲都由一本构成,也有多本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戏曲故事的,像《西厢记》由五本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桃花扇》则由上本和下本共两本组成。每本戏曲一般又由若干个更小的单位构成,杂剧中称为“折”,而且每本多由四折组成,明清传奇中称为“出”,像《牡丹亭》多达55出,《桃花扇》上、下本各20出。“折”和“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段落,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同时又往往是音乐组织的单元,像杂剧中的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若干个曲牌组成一套曲子。
中国古代戏曲一般由曲词、宾白、舞台提示三部分组成。曲词的作用主要是抒情,但又不限于抒情,同时还有推进故事情节发展、刻划人物性格的功能,这种曲词是在传统的诗、词、和民间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诗歌形式,往往有较为严格的格律要求,以符合于唱的需要。宾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主要是白话,也有部分韵语。对白与话剧中的对话相似,独白兼有叙述的性质。舞台提示包括提示人物的活动时间、空间,人物的出场离场,还包括提示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在杂剧中往往将对动作与表情的提示称为“……科”,如“长吁科”即是提示人物作长叹的表情样子的意思,“把酒科”即是提示人物作把酒的动作的样子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戏曲中,讲好一个故事尽管很重要,但似乎更为重要的是要写好曲词,而曲词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抒情,尽管它也对叙事(讲故事)起着相当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像《牡丹亭》中十分有名的《长亭送别》这一折戏中,情节十分简单,即长亭送别这一个小小的事件,要论整折戏的艺术性,无疑是其中写得十分出色的曲词。
中国的现代戏剧:源于“五四”运动前后,开始时称为“新戏”、“文明戏”,后来称为话剧(主要是与歌剧及中国传统的戏曲相对而言)。曹禺、老
《戏歌》是一首中国风民族摇滚,歌词直白动人,歌曲结构中加入了民族乐器弹奏和吹奏,男女生在高低声部搭配完美,演唱情感饱满,其中有几句极端嗓的表现很惊艳,整首歌的完成在我看来是可以直接开演唱会的程度。
余梓桾和张子薇的《戏歌》融入了古琴、阮等民族乐器,将那份悲凉唱进了骨子里,两人的舞台演绎也非常加分。哪怕忘尽前尘往事,彼此心中也依旧留有深深的牵挂。在第二期还没播的情况下,很多网友就把这首歌列为了第一。
赏析
《戏歌》这首歌的本质,是“用西洋流行音乐的手法,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歌曲以爱情为主题,采用了经典的男女对唱形式;同时非常注重歌曲的画面感,使其具备了影视剧化、OST式的功效”。
《戏歌》的舞台看起来很中国、很红彤彤、很凄美,余梓桾和张子薇俩人的装扮也非常具有民族特色,但他们的音乐其实听起来是“不那么中国”的。因为他们在作曲手法上其实非常现代。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