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优势学科专业
1,武汉大学王牌专业学生名单
民族特色专业国际经贸、核工程与技术、环境工程历史学,物理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法语,法学,新闻学,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口腔医学,哲学汉语言文学类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书馆学核工程与技术,环境工程,经济学生物技术
湖北省品牌特产信息安全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新闻学,法学,图书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物理学口腔医学、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工程
湖北省重点建设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技术、采矿工程、口腔医学、图书馆信息和档案管理
国家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生物学、水利工程、测绘科学技术、图书情报档案管理
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金融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史世界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射电物理,分析化学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基础口腔医学,社会保障
国家重点学科宪法法学和管理法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法语语言、文学与空间物理学内科(心血管疾病)
湖北省重点学科哲学生态学应用经济学、力学法学机械工程、政治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社会学电气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建筑学中国语言文学土木工程外语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新闻与传播城乡规划科学,考古学,软件工程,中国历史,基础医学世界史临床医学、数学、口腔医学物理学,药房化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地理,工商管理地球物理学公共管理
2,武汉大学双一流主题列表
武汉大学有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10四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录。
序号 武汉大学双一流学科名单
1 理论经济学
2 法学
3 马克思主义理论
4 化学
5 地球物理学
6 生物学
7 测绘科学与技术
8 矿业工程
9 口腔医学
10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3,武汉大学专业排名(推荐数)
下列的武汉大学大四学生实名推荐的专业如下:
1测绘工程推荐指标:4.7(463人民推荐)
2,法学推荐指标:4.6(405人民推荐)
3经济学推荐指数:4.5(376人民推荐)
4遥感科技推荐指标:4.8(351人民推荐)
5新闻传播推荐指数4.6(290人民推荐)
6,金融学推荐指标:4.6(120人民推荐)
7水利水电工程推荐指标:4.9(116人民推荐)
8,金融工程推荐指标:4.8(101人民推荐)
9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推荐指标:4.9(80人民推荐)
10,地理信息科学推荐指标:5.0(71人民推荐)
11经济基础类推荐指数:4.6(68人民推荐)
12口腔医学推荐指标:4.9(67人民推荐)
13临床医学推荐指标:4.5(65人民推荐)
14水利推荐指标:4.4(65人民推荐)
15人文实验班推荐指标:4.4(63人民推荐)
16计算机科技推荐指数:4.6(58人民推荐)
17,图书馆学推荐指标:5.0(57人民推荐)
18哲学基类推荐指标:4.6(56人民推荐)
19经济学推荐指数:4.6(53人民推荐)
20生物基类推荐指标:4.5(52人民推荐)
武汉大学有哪些专业
武汉大学专业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工程管理、经济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保险学等。
武汉大学院系设置:
截至2018年5月,有122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4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5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4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校区学部分布:文理学部(即原武汉大学校区)、工学部(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信息学部(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医学部(原湖北医科大学)。
武汉大学的专业如下: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以及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有127个本科专业,5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1个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师资力量: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862人,其中正副教授3086人,有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
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高端智库、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定期公开出版36种专业刊物。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