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华南师范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百变鹏仔12个月前 (05-09)阅读数 7#大学排名
文章标签出过

1、董卿

董卿——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先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9届本科班和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班。

说到董卿,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夸赞她的人品——这一两年来,董卿刷屏已经不止一次两次了。说起董卿,大家想到的第一个词,早已不是“央视一姐”,而是“三次下跪采访老翻译家”。

为什么董卿能得到众口一词的赞美?——因为她,是一个有格局的女人。也因为她的坚持。能坚持的人,全世界都会为她让路。

2、? 刘翔

关于刘翔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谈谈他的战绩——

2004年,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以12.91秒的成绩追平了由英国选手科林·杰克逊创造的世界纪录,夺得冠军。

2006年,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中,以12秒88打破了保持13年的世界纪录夺冠。

2012年6月3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110米栏决赛中以12秒87的成绩摘得冠军。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友把,现在是不是知道了呢。

3、戴厚英

戴厚英是一名女作家。1960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代表作品有《戴厚英随笔》。历任上海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组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她的其他作品有长篇小说《人啊,人!》、《诗人之死》、《脑裂》、《我的故事》、《空中的足音》、《往事难忘》,中短篇小说集《锁链,是柔软的》等。

1.欧阳詹

欧阳詹,字行周,唐泉州晋江潘湖村人。

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历经肃宗、代宗、德宗三朝,是泉州地区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官至国子监四门助教。

欧阳詹少时聪颖,唯一的爱好是读书和写诗作赋,年轻时由于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又有独特见解,写出来的文章语言优美精辟。

德宗贞元初年,他."文词崛兴",声名大振,浙江、福建一带许多人都知道欧阳詹的名字。

欧阳詹才高学博,著述颇丰,收入《欧阳行周集》里的赋、诗、记、传、铭、颂、箴、论、述、序、书等各种作品共140多篇。

他一生的德行、文章,对福建文化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他是福建文化史上杰出的人物。

2.俞大猷

俞大猷(1503~1580),字志辅,号虚江,出生于泉州河市,是明嘉靖时期著名爱国将领、抗倭民族英雄。

俞大猷一生戎马,最主要功绩是领导抗倭斗争。

俞大猷多才多艺。

他创造一套用楼船歼灭倭寇的海战战术,还发明了一种陆战用的独轮车。

他精通六经,博学宏文,著有《正气堂集》30卷,堪称明朝一代儒将。

俞大猷的遗迹文物和民间传说,留在泉州和闽南等地甚多。

晋江磁灶的俞公山有他的陵墓。

泉州清源山虎乳泉畔下,旁有其自书写的'君恩山重"四个大字。

华南师范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厦门、金门、武平、海南岛等地,都有俞大猷的读书轩和纪念祠堂。

3.何朝宗

何朝宗(1522~1573),又名何来,德化县隆泰乡后所村人。

擅长木雕、彩塑,尤其精于瓷塑,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最著名的雕塑艺术家。

他的瓷塑作品多见于佛道神像。

现存何氏作品寥寥无几。

目前北京故宫和上海、福建、泉州、广东等地博物馆收藏的何氏作品都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欧美、日本、东南亚各国的何氏瓷塑被列为国宝文物。

何朝宗在故乡积极从事瓷塑研究、创作和传艺活动,为德化瓷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德化瓷塑赢得高度国际声誉作出了杰出贡献。

4.李贽

李贽(1527一t602),字宏甫,号卓晋,又号温陵居士。

泉州晋江人,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

李贽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庭。

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12岁中举人,30至54岁为官,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

20多年宦海生涯,使他认识到官场的种种黑暗,以及民反兵变、倭寇骚扰我东南沿侮等现实,深感明王朝内部的腐朽没落。

著有《焚书》、《藏书》等著作。

李贽这些进步的主张,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新兴市民阶层自由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5.何乔远

何乔远(1557~1633),字稚孝,号匪莪,晋江人,明末史学家。

他博览群书,里居20余年,辑明朝十三代遣事成《名山藏》,又纂《闽书》150卷,颇行于世。

何乔远与乔迁及友人杨文格、陈及卿、惠安诗人黄吾野结社,赋诗唱和,有"温陵五子"之称.何乔远性格刚直不阿,在史学上敢于秉笔直书、发表自己独特见解。

由于何乔远"立朝持正敢言",因而屡遭权贵排挤。

后因痛恨昏暗的官场,被弹劾,只好"自引去",回归故里专心著书立说。

在何乔远的十几部鸿著之中,最有创新和建树的是《闽书》。

《四库全书》把《闽书》和《明文征》收存人目,并作了高度的评价。

《闽书》问世几百年来,一直为中外史学家所重视,如当代我国著名史学家张星火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日本桑原骘藏的,《蒲寿庚考》、法国伯希和的《摩尼教传人福建考》等名著,都竟相引用《闽书》的资料为证。

何乔远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方志史学家,他治学精神和巨著《闽书》将永垂青史!

6.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名森,字明俨,号大木,南安石井人。

郑成功气宇轩昂,才思敏捷,聪颖过人。

21岁时以优异成绩名列榜首进南京国子监太学。

所作文章立意深远,词藻华丽典雅,且常于学余之际舞剑学射,1624年,荷兰殖民地者侵占台湾。

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2.5万将士,经过8个月苦战,荷兰士兵弹尽粮绝,陷入绝境,只好挂白旗投降,沦陷了38年的宝岛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收复台后,郑成功制定了一套切合实际并有益于台湾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治理政策,为台湾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丰功伟业永垂青史!

7.施琅

施琅(1621-1697),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

年少时"有识度,膂力绝人",从师"习战陈击刺诸技,于兵法无不兼精,遂智勇为万人敌"。

在统一和分裂的大是大非面前,施琅最先站出来要求迅速实现国家统一。

施琅这一主张是从实际出发的,符合全国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充分显示了他急盼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和高人一筹的政治远见。

施琅入台之后,对郑氏集团不但不修旧怨,还亲自往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开辟台湾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表示自己率部克台是为国为民尽职,充分表现了施琅坦荡的胸怀。

施琅一生为国家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他是一位爱国将领,也是一个胸怀广阔的政治家。

他的爱国忧民的精神值得我们永久怀念。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