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就业信息陷阱有哪些?
1、借招聘骗取个人信息
贩卖个人信息的招聘公司会在网络上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从而在求职者投递的简历中获得个人信息。毕业生在看到招聘信息时,一定要查询该公司相关信息,判断公司的真实性。同时,简历上的部分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家庭住址、通讯地址等,不用写得过于具体,重点放在工作经历上。
2、招聘收取各类费用
虚假招工者以体检费、培训费、押金、手续费等名义向应聘者收取钱款,待钱财积累到一定数量便人去楼空。大家遇到此类情况,应保持警惕,查证企业的资质和真实性。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如果企业要求员工在上岗前提交保证金,或者培训费用,员工应该予以坚决拒绝。
3、扣留个人重要证件
一些企业以单位需要审核等理由要求应聘者提交重要证件原件,并声称暂时由单位保管。不管是身份证,还是学位证、毕业证,单位都是没有任何权利扣留的。不管以什么样的理由,证件原件都不要给任何企业保管。证件只是作为招聘企业核实求职者身份和成绩的标准,正规企业是没有必要保留求职者原件的。
4、只签就业协议不签劳动合同
一些就业单位只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业后的劳动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5、只试用不聘用
有的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成本,大量招聘低成本的应届毕业生,等试用期结束后,便以各种理由、借口解聘。这样的做法不少见,入职前可查询该企业是否有前车之鉴。此外,应聘者一定要认真阅读劳动合同,并合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口头承诺签约却不兑现
招聘信息与实际不符,导致一些被“骗”进公司的应届毕业生只能被迫接受公司的安排,去不喜欢甚至是不熟悉的岗位,工作积极性被打击,工作效率也可能较低。招聘企业违反录用承诺,会耽误应聘学生的计划,导致一些应届毕业生放弃了其他好机会,也失去了作为校招生求职的机会,只能去参加社招。
扩展资料:
避开“求职陷阱”,防止被骗上当,尽量选择与正规的专业网站进行合作。求职者无论是应聘还是发布求职信息,都应当将运作时间长、经营规模大、信誉度好的正规专业网站作为首选目标。要仔细甄别网上招聘信息,特别是一些来历不明、情况复杂的信息,不要盲目轻信。实地应聘过程中要善于分析、随机应变。比如,对于一些自称招聘者的人员,可以要求其出示身份证明,正常招聘一般不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一旦出现异常或者发现是骗局,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参考资料:
常见的职业陷阱有哪些呢?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抱着一腔热情,好奇的看着这个新鲜的社会,但其实职场是很复杂和凶险的。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常见的求职陷进及其识破方法,供大家参考!
常见的求职陷阱
陷阱一:企业骗取免费劳力
最让人难以防备的职场骗局,是利用试用期骗取廉价劳动力,在试用期后便以各种理由辞退求职者,却不必负任何法律责任。这类骗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各种理由告诉求职者是不合格的,公司解聘也是无奈之举,从而再以很少的薪水继续招聘同样也不会熬过试用期的新人,周而复始,降低成本。
如果遇到这样的招聘,求职者不要轻信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任何试用期的要求和考核都一定要签署合同,这是保证你个人利益的唯一途径,别嫌麻烦也别抹不开面子!同时也要考察一下该单位现在用人的情况,如果人来人往,怨声载道,还是吸取前车之鉴,另寻明主的好。
另外一种手段就是非法延长试用期,才半年合同,试用期却有3个月。试用期本意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相互了解、相互选择的期限。但是一些单位为了减低用人成本,利用试用期的低薪?了解?得没完没了。
求职中的陷阱其实还有很多,谁都不比谁傻,为何受骗的人不在少数呢?其实这些无良的公司只不过利用了求职者焦急的心态,对工作的渴望,所以这些招数并不高明,我们在遇到任何事情之前都要仔细的考虑下,不要让那些无良的'企业和老板占到甜头!
陷阱二:美化职位信息,实际职位与招聘信息不符
现今,很多招聘单位在招聘广告上把职位写成是?市场总监?、?保险事业部经理?,结果到了岗位,应聘者却发现其实是去做?业务员?保险代理员?等。有的单位也会以?到基层先锻炼锻炼?为幌子,欺骗求职者,使他们继续工作下去。
粉饰招聘岗位使得求职者就职后往往大失所望,心理落差很大。不过,有些求职者由于种种原因,可能选择了安于现状,继续从事这份工作,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这种情况,请应聘者自己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这些抬头都是骗人的,具体的待遇和职责必须要在入职前与公司谈清楚,别被那些中听不中用的抬头给骗了。
陷阱三:求职,先缴纳各种费用
这类骗局通常在招工广告上称有文秘、打印、公关等轻松、体面的工作,求职学生只需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即可上班。学生付钱以后,招聘单位要学生听候消息,接下来便石沉大海。其次,少数用人单位为了谋取钱财,通过招聘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培训费、押金或服装费等,从而获取不当得利。有些公司会佯装正规,让大学生通过层层筛选,最终获得面试机会,面试通过后,就要求先交服装费等,才能签合同、培训,再开始工作。交费后,公司会签署一系列协议等,将最终不退费的要求 ?转嫁?给求职者。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千万别因为求职心切而交钱,我们出来上班是挣钱的,不是交钱的,任何公司没有任何权利在这个阶段中向求职者收费,如遇此景,80%都是骗子公司。
陷阱四:实际报酬与招聘信息不符
目前,不少公司为了吸引求职者,变相抬高招聘信息中月薪的情况不在少数,其中的水分需求职者仔细甄别。这种?看上去很美?的薪资不仅不能让求职者得到更多的实惠,反会让求职者失去了很多应得权益。不少企业在招聘中虚标薪资待遇,将公积金、社保金等国家明文规定应按规定基数由企业缴纳的费用也一同计算在月薪中,作为薪资发布;录用后,企业又不按国家规定的缴纳基数为员工缴纳相关费用,而是自定某个数额作为某项补贴直接打入员工的工资卡中。企业的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求职者本身的利益,同时也侵害了社会统筹这一公共利益。
这样的情况,我们可能很难第一时间去揭穿公司的手段,因为我们可能早已被?看上去很美?的薪资蒙蔽了双眼,但是我在这里要提醒一下同学们,脑子别糊涂,一般现在的钱都是打入工资卡,我们必须要看到每个月的工资明细单,扣多少,都扣了什么都要了解清楚,别不在乎,这都是与你息息相关的利益,如果公司按照最低薪水给你上保险等,到时候等你发现的时候你就哭去吧,因为这些也都是你应得的利益!所以别嫌麻烦,一定要问清,查清!做到自己心里有数!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