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政治理论课吗
美国中小学没有这类专门的课程。在美国大学设置的课程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思想政治课或者德育课的名称,但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大学都会在相应的课程中融入类似的教育内容。当然,美国大学有公立和私立之分,课程设置不是统一的,但是,每个大学都有多门实际上反映国家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课,比如经济学方面是西方经济学,政治思想方面,有美国政治传统(The American Political Tradition),国家与市场(The State and Market),公民与法(The civil and Law),经济、伦理与社会(Business, Ethics and Society)等等。
下面以弗吉尼亚大学为例,具体说明美国大学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特点:
美国大学非常注重利用课堂教学向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意识形态教育。当然,美国大学向大学生灌输的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和人权。比如,弗吉尼亚大学教授讲授“国家与市场”课时,他们在讨论材料中也讨论马克思的《资本论》,但是他们倡导的是自由主义经济学,对马克思的国家与社会的思想是持否定观点和态度的,教学中渗透了这种意识形态的鲜明特点。这种意识形态教育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其一,通过课堂教学的内容强化加以灌输,在各种人文课程中有鲜明的导向。其二,通过各种研讨会,讲座和参观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意识形态的自我强化过程中来。
美国大学的教学非常注重渗透式的价值观教育,并且特别强调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把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寓于各种社区服务、社会服务之中,并提供大学生与社会密切联系的机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通过参观访问、募集资金、竞选宣传、慈善服务等社会活动让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提高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效果。
美国大学特别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和学生社团组织在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美国各州都有各种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服务周到,深入浅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如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等比比皆是,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建设得非常好。弗吉尼亚大学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一手创办的,校园里到处是杰斐逊的历史遗迹和塑像。美国对历史上最早的殖民地小镇的保存很完善,里士满附近的威廉姆斯小镇,完全就是历史建筑,镇上居民的着装都是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最大的也是世界最大的海军基地——诺福克海军基地,美国的所有海军航空母舰都在这个海军基地停泊休整,常年接受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人士的参观,任何人只要预约和安检以后都可以乘车在这个基地里游览,除了靠近航母停靠的区域不能随意拍照之外,其他地方都可以自由参观拍照,这就是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个基地所在的市——诺福克市,建有美国最大的航母博物馆,里面有一艘已经退役的航母供人们参观了解。大学的社团组织是以兴趣和志同道合的小组为主体。在弗吉尼亚大学,国外的留学生也可以组织社团,比如东南亚来的留学生就组织了社团,然后组织义卖,所得款项支持某个慈善组织。
美国的宗教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履行着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职能。美国早期的德育教育是以《圣经》为参考的,宗教劝告和戒律是最重要的德育方法。虽然1947年美国禁止在公立学校进行宗教教育,1961年禁止学校做祈祷,但并没有完全隔绝宗教与高等教育的联系。时至今日,在美国大学中,宗教仍然在民众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重要作用,许多美国民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规范都出自宗教。很多美国人把德育等同于宗教教育。现在,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大学都处处为宗教提供条件,允许大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到教堂接受宗教教育,不同宗教派别的教堂散见于大学校园,宗教组织非常活跃、形式多样。弗吉尼亚大学是历史悠久的公立大学,其创办者杰斐逊是反对在大学里设立宗教机构的,所以弗吉尼亚大学从历史传统上就不推崇宗教教育,校园主园区里只有一个很小的教堂,还是前些年新建的。相比较而言,私立大学的教堂规模更大也更精美,耶鲁大学的图书馆原本就是个精美的大教堂,普林斯顿大学校园里校友捐建的教堂规模也不小。不仅在大学中有教堂,日常生活中教堂也很重要。在礼拜日,所有店铺都是不营业的,因为人们要去自己所在教区的教堂参加礼拜活动。笔者居住的公寓附近有不少教堂,很多教堂都有信众做普及宗教的志愿者,教堂都有免费的午餐和点心提供,如果去过一次教堂,在观看过神父讲经之后也捐了美元,以后每周都会收到教堂信众寄的问候卡片,很执着地宣传宗教教义。
爱国主义活动方案
柏林博爱学校2013秋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我校决定在全校师生中集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传唱爱国主义歌曲为载体,以广大师生广泛传唱和班级进行歌咏比赛的形式,推动学校掀起爱国主义教育热潮。这是推进和加强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大举措。为了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蓝图,高奏爱国主义主旋律,用革命的传统教育,中华民族的历史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充实和武装师生头脑,激发广大师生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寇美军
副组长:左发荣
成 员:杜仕周 、白虎勇、年级组长、各班班主任
责任分工:教师活动由学校工会牵头,学生活动由政教处牵头,各年级组和班主任积极配合。
三、活动日程安排及要求
此次推广传唱爱国歌曲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在全校师生中广泛传唱,使其增强爱国之心、充满报国之情、树立强国之志,转化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转化为竭力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利益的实际行动。
此次活动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教唱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由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或课余时间组织全校学生学习百首爱国歌曲中的经典歌曲,
同时把《中华颂》作为必唱曲目,务必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
(二)练习阶段(2013年10月):各班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利用早、中、晚的预备时间和音乐课及课外活动时间,由音乐委员组织学生练习歌唱爱国歌曲。
(三)排练阶段(2013年11月):各班选定参赛曲目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排练,将《中华颂》作为必选曲目,准备参加学校举行的歌咏比赛,
(四)比赛阶段(2013年12月):全校以班为单位进行歌咏比赛,时间初步定在2013年“一二九”期间;比赛采用合唱形式,人人参与,全校拉通排名,设立等级奖给与适当奖励。
四、其他注意事项
1、搞好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
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任课老师,要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分解渗透到相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根据有关内容,对学生灌输爱国道理,渗透爱国思想,激发爱国情感。
2、注意“四个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实处。
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创建文明学校结合起来,狠抓校风建设;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推进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学校建设与管理;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教育教学改革结合起来搞实验、探途径,出经验,出成果;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与加强师德修养结合起来,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努力使爱国主义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系列化、规范化。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