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的纳粹国防军和党卫军令人闻风丧胆,但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国防军代表德国国家军事武装力量;党卫军是希特勒个人私产,充当打手。
先说国防军以德国军队建立时间来算的话,国防军是第一个团体,其最高的指挥几口是OKH(最高指挥部)。因政治因素保留了很大的独立性,一直在希特勒上台以前都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组织。
德国前总统兴登堡在背后支持着国防军,所以他们有实力对德国总理进行选拔。希特勒上台前,国防军就推出过自己的总理,但因激烈的政治斗争最后被赶下台。当时的德国左右派别争议太大,国防军最后默认对希特勒的任命,但希特勒还是无法指挥国防军。
党卫军党卫军的出现,主要还是希特勒不满罗姆掌握的纳粹党下属冲锋队暴力组织,虽然冲锋队归属于纳粹党,但希特勒还是担心罗姆改组的冲锋队后的的实力,于是组建了党卫队,作为自己可以控制的暴力组织。党卫队刚组建的时候规模很小,做事也会很低调。在冲锋队被大清洗后,党卫队吸纳了原来冲锋队的大批组织成员,成为了纳粹党的唯一暴力单位。
希特勒有感于以前冲锋队造成的影响,于是对党卫队的成员提高了要求,如出身、外表等,这就使得党卫队慢慢承担了纳粹党的礼仪功能,但此刻的党卫队还未进入国家层面。
再说国防军国防军与希特勒先前一直都担心冲锋队的影响,在罗姆被击毙、冲锋队也被纳粹党清洗、兴登堡年纪已高的情况下,国防军高层与希特勒达成协议,支持希特勒坐上元首之位,而希特勒也想办法消除凡尔赛条约对国防军的制约。从此,国防军的军事机构与希特勒的行政机构开始了政治联盟,一起管理德国。
再说党卫军当希特勒作为德国元首后,党卫军就开始渗入国家机器的运作之中了。其中秘密警察部门,也就是盖世太保。他们作为国家的正式部门出现在行政编制当中,但由于盖世太保的最高首脑和部门关键的职位都被党卫军控制,这就形成了这个部门是党卫军在控制着。
于此同时,希特勒也开始组建他的武装力量,即党卫队开始培养他们的军事部(武装党卫军),战役爆发后,希特勒还是无法指挥国防军,因为OKH还是国防军的最高指挥机构,一直保持着独立性。于是希特勒组建了武装力量统帅部OKW,这样就可以指挥OKH、德国海军、德国空军、德国陆军和武装党卫军。
在后来战争期间,希特勒与国防的矛盾越来越激烈,莫斯科战役爆发后,希特勒一下解除了大批的高级官员和OKH的最高领导,自己来兼任OKH最高领导(陆军总司令)。此刻的希特勒与国防军的政治联盟彻底破裂。
1944年希特勒遭遇刺杀事件后,他趁此清洗了国防军就,直到此时希特勒才完全掌握德国的所以武装力量,并将国防军编入党卫军。
战争爆发后国防军失势下党卫军的实力暴涨,1944年7月后,党卫军指挥官可以直接指挥国防军部队了,但这只是灭亡前的荣光。
再次解释国防军和党卫军国防军来自普鲁士王国第二帝国的德国正规军党卫队是纳粹党下辖的准军事组织,是最早前纳粹党的内部“警察”,后来演变成德国的公安及国安。犹太人大屠杀就是其一手组织策划的。盖世太保是党卫队下辖的德国“秘密警察”冲锋队是纳粹党早期的军事组织,党卫队是从冲锋队分化出来的,因罗姆改组的冲锋队对国防军和希特勒造型威胁,后被希特勒清洗,是为“长刀之夜”。把这些组织类比明朝各机构的话,就更简单了:党卫军:神机营(禁卫军)国防军:类似九边盖世太保:东厂和锦衣卫冲锋队:其实就是杂牌军,被希特勒抛弃的政治产物,后被拉入党卫军。党卫军与国防军的职责国防军:预备,开火
党卫军:预备,放火
这是当时德国流传民间的笑话,但也可以看出他们两个是什么类型的组织。
州是汉代监察区名,又称部。东汉十三州包括:雍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另有一司隶校尉部,也称司州)。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宋太祖为了削弱节度使的权力,防止唐五代时期武人割据的局面重演,规定诸州刺史得直接向朝廷奏报和接受诏令,节度使不得干预除所驻州之外(所谓支郡)的政务。后来,逐步派遣京朝官(文臣)接替刺史管理州务,称“权知××州州军事”。“权”表示不是正式职务,只是代理;“知”就是管理的意思;州军事的州代表民政,军代表军政。简称知州。由此,刺史非奉特别诏令不得过问所任州的州务,演化为武臣的迁转之阶,属于横行正使之一。元朝沿用宋朝制度,州的长官正式称为知州,但是路、府、州均置达鲁花赤,专由蒙古人、色目人充,地位在知州上。但是到了明清两朝,知州演变成了一种固定的官制,明清两代的州有两级别: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属省,级别与府相同;散州隶属府,同县级。 知州属官有同知、通判,分别掌财政、刑法、治安等。
知州是从五品,月俸十石,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地委书记.此处特别说明,州有二种,即属州和直隶州。属州的待遇与县同等,直隶州的待遇与府同等,但品秩相同。这是明官制和清官制的不同,无论是属州和直隶州都是从五品,不同的是俸禄.
清朝的官制沿袭与明朝,有简化,更明了,
正五品,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知州......
从五品,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
明以知州为一州之长,辖县;明清有直隶州、散州之别,前者直隶于省,可以辖县,后者隶属于府、道,不辖县,长官均称知州。知州一般是从五品文职官员。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