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2024年地球一小时倡议书

是丫丫呀9个月前 (07-27)阅读数 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地球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倡议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不同的倡议书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怎么写倡议书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球一小时倡议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1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现代化程度的加深和工业文明的不断推进,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各种能耗和污染排放日益危及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根基。地球一小时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起的一项环保行动,今年的主题是“与自然共生”,一起承诺聚焦生物多样性议题,鼓励所有人关注全球物种的不断衰减。在“地球一小时”活动来临之际,我们谨向全市公共机构及广大干部职工倡议:

一、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行动。在3月30日(周六)20:30—21:30期间,熄灭景观、办公、家庭照明灯光,关闭电脑、手机充电器等一切不必要的电源。

二、走出网络、走向室外、亲近自然。放下电脑和手机,给自己创造一个放松的夜晚,仰望星空去拥抱璀璨的夜空。

三、将本次“地球一小时”活动信息传达给家人、同学、朋友等身边的所有人,鼓励邀请更多的人共同参与到“地球一小时”活动中来。

四、以此活动为契机,将节能减排理念贯穿到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尽可能地带动身边人实践环保。

“倡导绿色生活,构筑低碳未来”是改善生活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过去,我们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今天,让我们再次携起手来,为了地球的未来,熄灯一小时!

南阳市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

3月29日

地球一小时倡议书2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当雾霾天气笼罩中华大地的时候;当太湖、滇池污染消息传来的时候;当雪灾、大旱极端天气频频肆虐的时候;当全球加速变暖、南极冰川急剧消减的时候;亲爱的朋友们,你可曾想过,用自己的力量能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做点什么?

为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今年地球一小时在中国发出“蓝色WE来”的倡议。“蓝色WE来”,是向公众传递我们的蓝色未来,需要共同努力。从生活习惯入手,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就是蓝色未来的保障。

在“地球一小时”到来之际,每一位有责任心的.公民,都应当积极行动进来,让地球休息一小时!在此新建区XX幼儿园向全体家长和小朋友发出倡议:

一、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行动。在3月30日(周六)20:30—21:30,期间,熄灭景观、办公、家庭照明灯光,关闭电脑、手机充电器等一切不必要的电源。

二、让我们一起走下网络、走向室外,亲近自然,给自己创造一个放松的夜晚,去拥抱璀璨的夜空。

三、请您积极行动起来,带动家人、朋友一起参与到这个全球性的环保活动中来,共享“熄灯一小时”营造的最美丽的世界。在这一小时中,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建议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做以下活动:

活动一:《熄灯一小时知多少》了解熄灯一小时完成地球一小时活动亲子问答卷。

活动二:《歌唱地球妈妈》学唱关于保护地球的歌曲。

活动三:《小小心愿》幼儿讲述或设计自己熄灯一小时以外还能为保护地球做哪些事。

活动四:《黑暗中寻找光亮》在家点燃蜡烛、或借助手机亮光,一家人围在一起,说说心里的感受来一顿浪漫的烛光晚餐,或者与家人朋友来到户外,仰望星空,亲近自然。

四、将本次“地球一小时”活动信息传达给家人、同学、朋友等身边的所有人,鼓励邀请更多的人共同参与到“地球一小时”活动中来。

五、以此活动为契机,将节能减排理念贯穿到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尽可能地带动身边人实践环保。

一个人熄灯一小时,或许微不足道;但每人熄灯一小时,将积溪成流。用我们的小小举动,汇川成海,撬动世界节约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希望。虽然只是一小时,却减少了大量的碳排放;或许点点星光也能映亮天宇,皎洁月光也能照亮大地。

2024年地球一小时倡议书

最后,向所有关注和期待加入活动的朋友们,向热爱地球,并积极主动保护地球环境的朋友们,致敬!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