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2025年赞美秋天的诗句

一语惊醒梦中人4个月前 (04-28)阅读数 4#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秋风

关于赞美秋天的诗句(精选130句)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句了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赞美秋天的诗句(精选130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2、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3、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4、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5、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6、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7、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8、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9、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10、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11、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12、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13、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14、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15、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6、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17、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18、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19、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20、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21、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22、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柳永《甘草子·秋暮》

23、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白居易《微雨夜行》

24、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陆游《秋思》

25、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苏轼《念奴娇·中秋》

26、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27、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28、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高适《送郑侍御谪闽中》

29、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30、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汤显祖《江宿》

31、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残菊》

32、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33、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元好问《秋怀》

34、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林逋《咏秋江》

35、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36、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37、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宋祁《九日置酒》

38、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卢纶《逢病军人》

39、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郑板桥《咏芭蕉》

40、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41、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杜牧《齐安郡晚秋》

42、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韩翃《同题仙游观》

43、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44、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45、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46、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

47、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杨万里《秋凉晚步》

48、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49、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50、遗恨几时休,心抵秋莲苦。——晏几道《生查子·坠雨已辞云》

51、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52、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53、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54、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55、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56、春去秋来也,愁心似醉醺。——欧阳炯《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57、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三》

2025年赞美秋天的诗句

58、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59、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60、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曹雪芹《薛宝钗咏白海棠》

61、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62、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3、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64、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65、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66、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67、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王恽《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68、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69、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70、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71、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张玉娘《从军行》

72、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73、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月明》

74、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75、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76、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77、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78、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杜审言《登襄阳城》

79、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80、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王昌龄《送狄宗亨》

81、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纳兰性德《南乡子·秋暮村居》

82、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员外》

8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84、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85、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适《送魏八》

86、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

87、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88、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89、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听蜀僧浚弹琴》

90、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91、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古意/独不见》

92、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93、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94、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95、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杜甫《秋兴八首》

96、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97、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杜甫《江汉》

98、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99、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100、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101、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李珣《渔歌子·荻花秋》

102、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103、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何景明《竹枝词·十二峰头秋草荒》

104、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李白《长相思·其一》

105、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106、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107、春山碧树秋重绿,人在武陵溪。——刘基《眼儿媚·秋思》

108、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109、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110、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古意独不见》

111、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李白《塞上曲》

112、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113、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李白《折荷有赠》

114、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纪映淮《咏秋柳》

115、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16、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117、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118、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元好问《秋怀》

119、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欧阳修《秋怀》

120、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曹雪芹《螃蟹咏》

121、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122、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唐寅《菊花》

123、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124、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25、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126、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李世民《度秋》

127、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于谦《过菊江亭》

128、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129、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130、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