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人和其他诸侯有什么不同?
其实曹操、刘备和孙权之间既是对手,也是同盟关系.曹操和刘备是敌对关系,所以他们都有意识的拉拢孙权.曹操以汉帝的名义加九锡于孙权,而刘备也和孙权建立同盟关系,还娶了孙权的妹妹.同时,曹操和孙权也有仇.他们也都拉拢刘备,毕竟刘备是皇叔嘛!同样,刘备和孙权之间也有摩擦,他们为了荆州也是大动干戈.所以他们也都是和曹操保持一定的关系. 总之,曹操、刘备和孙权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之间既是对手,也是同盟关系.
三人中曹操是出身最为卑微的,比编履贩席的刘备还低,但是架不住人富二代,所以曹操用人的特点是优先考虑名声,如果细观三国会发现曹操手下没有几个是没名气出身的人,主要武将穷出身混的最好的不过是于禁和乐进,水淹七军之后于禁投降,但是庞德没投降,可是庞德在西凉军算有名有姓的人物,最起码比底层爬上来的于禁有名,这里面虽说也有个人风骨问题,但是曹操的重视程度也是有问题的,乐进相当好些,但后期一直也是辅助一些主力干将的任务。然而曹操一直对待名士是很好的,所以从来没出现缺少人才的现象,这也是当时的士族阶层的特点,司马家也是利用了这点,但是这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重点。
孙权说不上什么人才观,因为他是年幼上位的,初期很嫩的,连江东士族意图联曹的语言都不知道怎么去顶,这里面也有孙策给他的压力,因为孙策把位子交给孙权就是要他跟江东士族搞好关系,最后还是招回周瑜才安定了江东士族。之后可能是因为孙策和刘备的压力六征合肥,没一次赢了,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强硬,但实质上孙权还是很软弱的一个人,后期极力打压士族,导致没多少人真的愿意为江东政权出力,当然其中可能有看到司马家的崛起才这么做的。总体来说,孙权还是差曹操刘备一截。
刘备放到最后是因为他手下几乎没有士族的人,哪怕入川了也是老班底上位,四方四镇没有蜀川的人,也就是法正提拔了些当初对他有恩的人,但是法正提拔人不是看才能,而是看谁对他有恩,这就导致了后期刘备蜀汉政权后期没人的尴尬。其实看刘备的起家路也大概能看出他的特点,讨黄巾的时候聚兵花的是张飞家的钱,两失徐州都是名门的吕布搞的,白门楼事件之后曹操有招揽吕布之心,但刘备说了什么大家都知道。之后就依附刘表,下场大家都知道的,被坑得最惨的一次啊。这些事情就让刘备觉得名士什么的都靠不住,只有穷出身才是好人,等把班子交个刘禅的时候完蛋了,什么人都有,全老的不能动了,刘禅也就不管了,不是说你卧龙可安天下么,交给你了。要知道那是安天下,不是得天下,后面的事情也没什么好说了的,不过诸葛在民间的形象比较特别,这里说一下就是诸葛算半个名士出身叔父是当官的,两个哥哥一个在吴一个在魏,这跟之前颍川荀家分别在袁绍曹操手下都有人是一样的,诸葛亮也不是说看刘备是真龙之主才跟他的,至于说诸葛牛逼的也不过是政治手腕而已,说打仗未必比得过一个偏将。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