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答案补充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
非因缘,非自然性。也就是说,这个东西,它不是因为因缘而生出来的。就是说,它本来是虚妄的,并不是真正从哪里能出来的。没有能生它的因,但它却有相。这个相,是因为因缘条件而有的虚妄相。 就像空中花,眼睛出了问题看到空中有花,那是因为眼睛花了,疲...
菩萨和佛是觉悟程度高低的差别。菩萨是因位正在修行的圣者。佛是果位已经圆满的圣者。 一切行菩萨道,修行佛法的众生,在成佛之前都可以称作菩萨。通过修行,觉证如来本性,得究竟无上菩提,就是佛了。 佛已经完全断除了见思、尘沙和无明这三大烦恼...
佛教有四乘: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这个最上乘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样讲的。法华经以羊车喻小乘,鹿车喻中乘,牛车喻大乘,大白牛车喻一佛乘。 小乘,亦名声闻乘,谓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人於涅盘者也。乃佛道中最下根者所修,胜...
格鲁派的教义 如小乘教中把万法归为人法二法。认为诸法无我,人我是空,法我则不空;认为色心有极微的本元实体不是唯名安立。大乘中的唯识认为三性中之依他上所起能所二取是空,但依他不空,承认有阿赖耶及自证分,不是安名而有,而是有实体;大乘中观宗之...
主要区别是:观音菩萨是等觉菩萨,在佛教的五十二个阶位中排第二位,连成佛只有一步之遥。佛是五十二个阶位中的第一位,已经证得了圆满的佛果。 1、观音菩萨其实早已成佛。《大悲心陀罗尼经》言:“善男子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
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扩展资料: 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
神大多是人死后封的,被天庭封有官职,如关公,。 仙是自身修成正果,度3劫,游三界,不被天规束缚,法力远高于神,如太乙真人。 道可以理解为凡间有作为的修士。 圣,华夏神话里只有几个,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最高境界的仙如道教的元始天尊,佛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