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楠竹和毛竹有什么区别

一语惊醒梦中人2年前 (2023-12-03)阅读数 1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毛竹中国

楠竹和毛竹没有什么区别,毛竹是楠竹的一个品种,毛竹又叫楠竹、孟宗竹、江南竹、茅竹。毛竹是禾本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毛竹是中国栽培悠久、面积最广、经济价值也最重要的竹种。

毛竹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造林五到十年后,就可年年砍伐利用。一株毛竹从出笋到成竹只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当年即可砍作造纸原料。

毛竹其竿型粗大,宜供建筑用,如梁柱、棚架、脚手架等,篾性优良,供编织各种粗细的用具及工艺品;枝梢作扫帚,嫩竹及竿箨作造纸原料;笋味美,鲜食或加工制成玉兰片、笋干、笋衣等。

毛竹叶翠,四季常青,秀丽挺拔,经霜不凋,雅俗共赏;自古以来常置于庭园曲径、池畔、溪涧、山坡、石迹、天井、景门,以及室内盆栽观赏;常与松、梅共植,被誉为“岁寒三友”。

楠竹和毛竹有什么区别

“楠竹”又名“孟宗竹”“江南竹”、“茅竹”。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秆大型,高可达20米以上,粗达18厘米。

毛竹秆高,叶翠,四季常青,秀丽挺拔,经霜不凋,雅俗共赏。自古以来常置于庭园曲径、池畔、溪涧、山坡、石迹、天井、景门,以及室内盆栽观赏。

毛竹,是中国的传统经营竹种,集材用、食用、观赏等众多用途于一体,并具固土防风作用,广泛应用于建材、建筑、绿色食品、医疗保健、家具农具、日用品、旅游工艺品、文体文艺器材及环境绿化美化等各个领域。

毛竹是中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重要经济竹种。毛竹在中国北纬40°以南,年均温12—22℃,年降水量500—2000mm,年相对湿度65二85%广大地域,东起台湾、浙江、福建、江西,西至四川及云南东北部,南到两广中部,北达安徽北部,河南南部全国24个省(直辖市)均有分布。

毛竹的垂直分布幅度也很大,在海拔1350m以下中山、低山、丘陵岗地及沿海地带均有毛竹林分布。毛竹能耐零下20℃的极端最低气温,在壤土、沙壤上,粘壤土、重粘土和石砾土上均能适应,但以具有良好理化性质,疏松深厚肥沃的乌沙土上生长最好。

楠竹高10米以上,粗达18厘米。秆箨厚革质,密被糙毛和深褐色斑点和斑块, 箨耳和_毛发达,箨舌发达,箨片三角形,披针形,外翻。高大,秆环不隆起,叶披针形,笋箨有毛。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长良 好,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if $zbp->Config('yd1125')->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