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上弦月和下弦月各自是什么及区别。

是丫丫呀2年前 (2023-12-04)阅读数 17#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月球月亮

简单的可以说:月亮呈月牙形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弓,上弦月和下弦月就是说阴历的前半个月月弓的弦在上边,就是说月牙儿的开口朝上,这就是上弦月;相应的下弦月就是后半个月月牙儿的开口朝下,这就是下弦月。

专业的说法是:当月球在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时,我们看到的月球时全黑的,我们把它叫做新月(朔)。然后逆时针转过1/8圈,我们看到月亮露出了一部分,叫做峨嵋月。再转过1/8圈,当日地月三者垂直时,我们看到月球的右边是亮的,我们知道星空中的方位是左东右西,所以右边亮的我们把它叫做上弦月。再转过1/8圈,我们看到右边亮的范围变大了,有点凸出来,我们把它叫做凸月。再转过1/8圈,日地月三者又回到了一条直线上,但我们看到的月球全部都是亮的,我们把它叫做满月(望)。再转过1/8圈,月球的左边亏了一点,但还是凸出来的,叫凸月。再转过1/8圈,日地月三者又垂直了,月球的左边(西边)变成一半亮了,我们叫做下弦月。再转过1/8圈,右边又亏了一点,又变成了峨嵋月,但是为了和上面的峨嵋月区别开来,我们把它叫做残月。再转过1/8圈,月球又回到了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又变成了新月。

上半月和下半月看到的月亮有什么不同呢

为了区分上弦月和下弦月有一个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我们看到不同形状的月亮,并不是因为月球本身形状有了变化,而是因为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不同导致的。

对于月球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所呈现不同的形状,也就是月亮位相变化,我们称之为月相。随着太阳、月亮、地球相对位置的变化,在不同日期里月亮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这就是月相的周期变化。

在朔和上弦之间的“月牙”称为新月,在望和下弦之间的“月牙”称之为残月。一个口诀(方便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半个月,第一个四分之一的月亮出现在西边,位于天空的西边;第二个四分之一的月亮出现在下半个月,月亮朝东,位于东边天空中。

月相有哪几种

1、新月:农历每月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

2、上弦: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九十度。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亮面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月。

3、满月: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

4、下弦: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上弦月和下弦月各自是什么及区别。

问题描述:

上半月和下半月看到的月亮是不是月亮的不能的两面呢?我们常说上旬月和下旬月是不是跟此有关呢?

解析:

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与绕地球的公转周期一样,所以从地球上看,只能看见月球的一半(更精确的话是看到59%的样子,这是因为月球有水平动和垂直动的现象,这是题外话)

我们看到月球的阴晴圆缺被称为月相,看到的都是月球对我们地球的这一面,只是这一面的不同部分(故且可以叫做左右部分),而这都是太阳照射的缘故。

在月相上没有上旬月下旬月这说,从你题目上应该是上弦月,下弦月。阴历上一半有这些说法:朔(初一,看不见月亮),新月(初二/初三),上弦月(初三到初七左右),望(十五十六,就是满月),既望(望的后一天),下弦月(二十二以后),晦(二十八二十九的样子),往下循环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if $zbp->Config('yd1125')->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