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罗音与干啰音的发生机制及特点?
(1)干性罗音:发生于较大支气管者,称为鼾音,特点是音调低、响度大;发生于较小支气管者,称“笛音”或“飞箭音”,特点是声音尖锐、短促、音调高;若“笛音”满肺野均可听到,则又可称为“哮鸣音”。
干性罗音在呼气或吸气时均可听到,但以呼气时更为明显。其音调与部位有易变性、不定性等特点,即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增多或减少,多由支气管炎所引起。如为哮鸣音,则多是由支气管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所致。
(2)湿性罗音(又称水泡音):呼吸时,气流通过含有稀薄的分泌物的气管或支气管时,使分泌物形成水泡并迅即爆破而产生的声音。水泡音有大、中、小之分(或称粗、中、细湿性罗音),分别产生于大、中、小支气管内。大水泡音,音强而调低;小水泡音,音弱而调高;中水泡音介于二者之间。小水泡音,最细者犹如捻发时所产生的声音,称为捻发音。
湿性罗音可以弥漫于全肺,也可以局限于肺的某一部位,吸气与呼气时均可听到,但以深吸气时更为明显。临床常见于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淤血、肺水肿及支气管扩张等。
发病部位区别,特点差异区别。
1、发病部位区别。湿啰音是在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形成的水泡破裂或支气管壁陷闭突然张开所产生的声音,而痰鸣音是由主支气管内粘稠的痰液振动产生的。
2、特点差异区别。湿啰音伴有其他异常症状,比如咳嗽、咳痰等。痰鸣音并非由肺部产生,排出或吸入分泌物后减弱或消失。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