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四更是几点

一语惊醒梦中人2年前 (2023-12-04)阅读数 14#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时辰子时

四更指的是凌晨一点到三点。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就是时、刻、更、鼓、点。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一更是19点至21点,二更是21点至23点,依次类推。

在五更交替之时,会有专门的更夫拿起梆子和锣鼓敲打出声音,提醒人们,所以也被称为打更。四更天的时候仍属于黑夜,人们在这个时候已经熟睡,正是小偷出没的最佳时候,所以有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的俗语。

四更天指晚上1点到3点左右。

在古代四更是在丑正二刻,丑时为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名鸡鸣,又名荒鸡。四更天,在古代夜间五更记时法中属丁夜。

古人将一天的开始定为从晚上23点开始,也就是子时,我们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中原地带,生活在这里的祖先经过计算。

一天当中平均有阳光的白天是7个时辰,夜晚平均是5个时辰,所以就把从日落开始的那个时辰到日出开始的那个时辰统称为“更时”,也就是古装剧中的“几更天”。

扩展资料

古人把一夜划分为5个时辰,每个时辰为“一个更时”

1、戌时:19点——21点?一更天

2、亥时:21点——23点?二更天

3、子时:23点——1点三更天

4、丑时:?1点——3点四更天

5、寅时:?3点——5点五更天

祖先利用太阳光影的原理发明了早起的计时设备“日晷(guǐ)”,在“日晷”盘上等分出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用“十二地支”来做计量,将每一个等份的时间称作“时辰”,每个时辰下属四个“刻时”,每个“刻时”为30分钟。

“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换算成现在用的计时单位“小时”,就是一天“十二时辰”=“24小时”,一个时辰=一个大时=2个小时。

四更是几点

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统一使用了新的以60分钟为限的计时单位“小时”,我们传统的古代120分钟为计时的单位“大时(时辰)”就被弃用。

百度百科-四更

百度百科-时辰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if $zbp->Config('yd1125')->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