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别散文和传记?
散文与传记的区别(传记是记叙文的一种)
(一)散文概述:
文学体裁之一,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断的演变。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一概称之为“散文”。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学等。近年来,由于传记、报告文学、杂文等已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文体,所以人们又趋于把散文的范围缩小。
(二)散文的古今概况:
1.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1)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
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3)明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2.现代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欲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
传记是指真实而全面地记载个人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在我国古代,它是随着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而诞生。从传记与史书的关系看,我国古代的传记主要有史传和史外传两类。
史传是正史所载的人物传记。尽管先秦史籍如《左传》中出现了一些性格化的人物形象,但是他们都不是作为独立完整的人物来写的,还算不上是人物传记。史传的诞生应以司马迁《史记》的撰写为标志。《史记》除“表”和“书”外,都是以人物为中心来编排史料的。刘《文心雕龙·史传》中说:“观夫左氏缀事,附经间出,于文为约,而氏族难明。及史迁各传,人始区分,详而细览,述者宗焉”,就讲明了这个道理。《史记》之后,官修史书基本都是以《史记》为模式的。但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人物传记较为精彩,富有文学性。后来官修史书仲的人物传记忌讳多,行文过于冷峻,可读性就差一些。总起来看,史传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的重要部分,数量多,成就也越高。
史外传是不附于史书,以单篇流传的传记。又称杂体传。它写的多是当代任务,对传主往往不作全面的介绍,而是就其突出的方面作简要记载,精巧灵活,文学色彩浓,是传记文学中较轻便的一种形式。它包括“自传”、“别传”、“外传”、“补转”、“形状”、“事略”、“墓志”等不同的小类。它的产生稍后于史传。唐代以后,随着史学的逐渐独立和古文运动的兴起,史外传的写作才活跃起来。明清史外传的写作仍然不衰,与前略有不同的是,这个时期的作者更注意为下层人物立传,更注重情节和效果,颇有小说的意味。
在我国古代,传记是由纪传体史书发展而来的。在艺术上,它不免带有文学和史学交融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事迹务实求真,表述可带主观色彩。传记除了在叙述传主事迹的字里行间之间表明作者的爱憎情感外,文末常有一段文字,供作者作总结性的评价用。傅玄的《马钧传》结尾处说:“用人不当其才,文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便表现了作者对马钧身怀绝技而不被世用的愤慨。2.强调写出传主的性格特征。传记虽是写实作品,却同文学作品一样要求写出任务的内在精神和外在特征,也就是要表现人物的个性。如《项羽本纪》通过对相遇少时为人的描写,展现了少年项羽身上所洋溢的英豪气概。通过垓下之围,写出了项羽身上个人英雄主义的悲剧性格。这些都是善于选材、精于表现个性的例证。3.具有一定的格局。《史记》的传记一般都包括四个部分:籍贯与家世、事迹与功业、逝世与后嗣、作者评论。此例一开,后世传记无不效仿,几乎成了一种定格。史传如此,史外传也是这样。
现代传记:
一、自传体传记。这是某一个人物自己写的记载自己的生活经历的文章。记载自己前半生或大半生的生活经历的一般称为自传,如《马克·吐温自传》,爱新觉罗·溥仪的《我的前半生》等。有些是以记载自己生活中的某些片断或某一方面的经历为主,这一般称为自述,如《彭德怀自述》。
二、回忆体传记。这类传记的作者往往是被立传者的亲属、朋友、同事或部属,他们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回忆记载被立传者的生平与事迹。
三、是采访体传记。这类传记的撰写人,一般与被立传者原来并无交往,或者是与被立传者相隔几代的后人,他们主要靠采访被立传者的亲友,搜集被立传者的各类资料,然后经过作者取舍、创造,形成传记。如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魏巍的《邓中夏传》等。
四、是自传体传记和采访体传记融汇在一起的传记。如闻名于世的瑞典**明星英格丽·褒曼和美国作家阿伦·吉伯斯合作写成的《英格丽·褒曼传》。
五、在传统的散文体传记外,还有一些特殊体例的传记。比如80后诗人、学者风来满袖所著的《被隐喻的四月——徐志摩诗传》就是我国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体传记。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