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与老师的区别?
一、在基本含义上的区别:
1、师父是学生对向自己传授技艺的老师的尊称或者近称。而师傅则是老师的一种朦胧的通称,比如太师、太傅或少师、少傅的合称等等。
2、老师这个名称最常见于学校与传统武术界的称呼;而师傅则常常是对僧道的尊称,或者古代衙门中吏役的尊称, 也有对专门技艺的工匠的尊称(木匠师傅、铁匠师傅、画匠师傅等等)。
3、师父和徒弟之间有着极其严格的师承系统关系,但也总有意外发生的时候。二师傅大多数民间对某行当的权威或有技术的人的尊称。
二、词源上不同
“师傅”一词,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而且从一开始就是用来指老师的。战国时期称老师为师傅,秦汉以后,师傅由泛指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演变为了专指帝王(包括帝和王)的老师,所谓“身为师傅,贵极人臣”,“师傅”这一称呼用法具有一定排他性,普通老百姓是不能随便使用的。但是到了南宋之后,“师傅”一词才逐渐开始回归民间百姓,平民也可使用。
“师父”一词源自唐代起流传,基本含义即老师,也可用于对出家人的尊称。“师父”一词在感情色彩上要强烈得多,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即在古代,往往师父自己收养徒弟,徒弟住到师父家里,由师父贴钱教养,把徒弟当成自家人或者亲生儿女一样对待。
假如说,师父如果没有亲生儿女的话,那么徒弟也可以继承师父的所有的家庭财产,所以说有时候徒弟也有义务给师父披麻戴孝和养老送终。即便没有如此亲近,在传统观念中,父和师也具有同等重要意义,因此旧时也使用“父师”一词。注意,对女老师亦称师父。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