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斗鲳和银鲳区别

小肉包2年前 (2023-12-17)阅读数 21#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臀鳍海水

斗鲳和银鲳区别

斗鲳和银鲳区别:

1、形态特征不同

银鲳:亦称镜鱼、平鱼,体形侧偏,呈卵圆形,银灰色,头小,吻圆,头胸相连明显,口、眼都很小,两颌各有一行细牙,食道侧囊内具有乳头状突起,嘴舌不能伸缩;头后侧感觉管从不延长,呈尖形,脊椎骨40~41。背鳍与臀鳍同形,稍长,呈镰状,成鱼腹鳍消失,鳍刺很短,尾鳍叉形,下叶长于上叶;体披细小的园鳞,颜色银白,故称银鲳。

斗鲳:本鱼背部灰褐色,两侧银白,鳍银灰,体高而侧扁,尾柄短,缺乏盾状鳞屑或肉质龙骨。吻钝圆,额头几乎是笔直的,眼小,口小,亚中位,向後、向下弯曲,侧线高,下面的背轮廓到尾柄,背鳍软条43-50枚;臀鳍软条39-42枚,体长可达40公分。

2、生长环境不同

银鲳:为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平时分散栖息于潮流缓慢,水深5米~110米的水域,早晨及黄昏时在水中上层活动,不甚活跃。喜欢在阴影处成群,小潮时鱼群更为集中。银鲳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

斗鲳:栖息在泥底质海域,偶尔会出现于河口,会成小群活动,属肉食性,以水母、栉水母、浮游生物等为食,可做为食用鱼。

银鲳养殖史

银鲳作为海洋养殖的重要候选品种之一,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银鲳已被列入宁波“十三五”海洋种质工程四大主要地方特色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这完全符合《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其中提出要“切实提高我国海水良种覆盖率,推动一批人工繁殖已经取得阶段性突破、具备良好市场潜力且能代表不同海域环境和不同养殖模式的海水养殖新品种的产业化进程,加速优质种源的扩繁进度,推进我国海水养殖品种的结构调整”。

因此,开展银鲳规模化养殖符合我国海水养殖中远期规划,其意义重大。

区别是:

1、银鲳鱼是一种中大型观赏鱼,原产于亚马逊河。又名银盘鲳、银盘鱼。体形和习性体形和食人鲳相似。长20厘米左右。全身银白色,发情期下鄂至腹部、臀部及臀鳍前几根鳍条,均为红色。银鲳性情温和,不袭击它鱼,可以和其他大型鱼混养。喜微酸性软水,生活条件不苛刻。

2、鲸鱼是哺乳纲下设的一个传统分类单元,鲸类的形体构造和生活习性明显异于任何哺乳类,故长期单列为一目。其祖先和演化史一度存有争议,但随着相关研究不断进展,现已充分证实鲸类由5000万年前的陆生偶蹄目入水后演化而成。DNA测序显示鲸类与河马互为姐妹群,二者构成的分支又与反刍亚目互为姐妹群。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if $zbp->Config('yd1125')->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