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私法中居所,住所,经常居住地和居住地如何区别
国际私法中居所,住所,经常居住地和居住地区别如下:
一、定义不同
居所,公民暂时生活和进行民事活动的场所。住所,住所是指为使法律关系集中于一处而确定的自然人或法人的地址。
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但住医院治病的除外。
居住地是公民连续居住一定合理期限的地方。
二、法律规定不同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经常居住地”应当理解为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居住地,并有长期居住目的的。如果公民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尚未迁入另一地,又无经常居住地的,仍应以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
通常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住所,或住所不明,或在外国有住所在本国没有住所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就以其居所为住所解决各种法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2条、第23条规定,原告、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条:‘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居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的规定来确定经常居住地。
经常居住地和居住地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确定长期居住,是不是打算或法律以此为处理民事行为的中心。
民法上的居住地与经常居住地不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2015年)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由此可见,居住地的成立不需要满足经常居住地的连续居住满一年的标准,但是仍需要居住到一定的合理期限,具体时间由法院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判断。
三、划分(居住时间等)不同
居所与住所不同,一个公民可以有多处居所,但大多数国家规定一个人只能设一处住所。
居所是指暂时居住地。但暂时居住不是短时间居住的意思,而是有预定期间居住的意思。自然人和法人具有不定期居住意愿,通常是为了某种目的,如谋生、经商、求学等而作非长期居住。
百度百科——居住地
百度百科——居所
百度百科——住所
百度百科——经常居住地
一、词义广泛性不一样
house
英?[ha?s]?美?[ha?s]?
1、n. 住宅;家庭;机构;议会;某种用途的建筑物
2、v. 覆盖;给…房子住;把…储藏在房内
home
英?[h?m]?美?[hom]?
1、n. 家,住宅;产地;家乡;避难所
2、adv. 在家,回家;深入地
3、adj. 国内的,家庭的;有效的
4、vt. 归巢,回家
family
英?[?f?m?l?]?美?[?f?m?l?]?
1、n. 家庭;亲属;家族;子女
2、adj. 家庭的;家族的;适合于全家的
二、变形词不一样
1、house
第三人称单数: houses 复数: houses 现在分词: housing 过去式: housed 过去分词: housed
2、home
第三人称单数: homes 复数: homes 现在分词: homing 过去式: homed 过去分词: homed
3、family
只有复数: families
三、词义辨析不一样
1、house n. 房子,住宅;一家人
〔辨析〕指住房,也指住在一所房子里的所有人。
〔例证〕He bought a large house in the country.
他在乡下买了一栋大宅子。
2、home n. 家,家庭
〔辨析〕指居住的地方,也指家庭成员。
〔例证〕The school is far from his home.
学校离他家很远。
3、family n. 家庭
〔辨析〕指家庭成员,而非住房。
〔例证〕There are five people in my family.
我家有5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