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州”到底有哪些意思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2年前 (2023-12-19)阅读数 11#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公元前河流

中国先秦时代的行政区划单位。三皇五帝时代(公元前2607-2110年,参见本百科词条“三皇五帝年表”,下同)即有九州,即彼时将天下分为九个“州”。

中文名:州

拼音:zhōu

部首:川

五笔:ytyh

笔画数:6

笔顺编号:434242

基本信息

宋体“州”字

拼音:zhōu

”州”到底有哪些意思呢?

部首:川

五笔:ytyh

笔画数:6

笔顺编号:434242

笔顺读写:点撇点竖点竖

基本解释

“州”字从“川”,从“丶”,“川”指归向大泽大海的水流,如黄河、长江、淮河等;“丶”字音义同“主”,意为“入住”、“进驻”。“川”与“丶”联合起来表示“住到河边”(在河边建筑有城墙抵挡洪水的城市)、“住在水中”(在平地和洼地上建筑有城墙抵挡洪水的城市)。

在远古之时,“住到河边”、“(汛期)住在水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等到一种防止水患的新技术发展起来才能实现——那就是筑城技术。有了城墙的保护,人们才能在原地坚守家园,安全渡过汛期。我国方形城市大量兴起的时代在公元前2600 年至公元前2100 年的龙山文化时代。

中原地区的平粮台古城(筑城时代在公元前2500 年)、四川成都平原的宝墩古城(筑城时间在公元前2500 年)、浙江余杭的良渚古城(筑城年代在公元前2607 年)、山西南部临汾盆地的陶寺早期小城(面积和宝墩古城相当,筑成时间也在公元前2500 年)、陶寺中期大城(面积和良渚古城相当,筑城年代当在公元前2200 年)等都建筑在河流边上,城市用水都从城边的河流引入。

文献记载的三皇五帝都居住在河流边上,甚至连神话中的“天都”也建筑在银河边上。二十八宿南方中央的“七星”,又名“天都”。“天都”即“天城”。《晋书·天文上》:“天汉起东(西)方,经尾、箕之间,谓之汉津。……在七星南而没。”

请注意,古代城市多建在水流的北岸,“水南为阴。水北为阳”,故我国城市多名“阳城”,如“伏羲都淮阳”。

上面提到的“天都”在银河之北,故也是“阳城”。《路史》:“(伏羲)因水居方而置城邑。”清代张澍稡集补注本《世本》之《氏姓篇》云:“天皇(伏羲)封弟娲于汝水之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从这两则引文可以看到:作为“人类始祖”的伏羲女娲(公元前2400 年-公元前2370 年)都在河流边上建城。这种河边(或汛期的水中)居住形式就叫做“州”,城市边的河流和汛期时包围城市的大水则叫做“洲”。

川的解释

[chuān]

1. 河流:名山大~。~流不息。

2. 平原,平地:平~。米粮~。

州的解释

[zhōu]

1.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县。杭~。

2.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if $zbp->Config('yd1125')->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