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中的本尊和主尊有什么不同?
佛教所谓的『本尊』有:一、根本主尊的意思:是指某一宗派或某一寺院的主要崇拜对像。又称为本师、本佛、主尊,或是为了有别於胁(月劦)侍、眷属等诸尊,而称为中尊。例如弥陀三尊就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我们都会看到阿弥陀佛立於中间,所以又有中尊之称。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在阿弥陀佛左右两侧,故称为胁(月劦)侍,因为数目为三,所以有三尊之称。其他如药师三尊出现时,会有八大菩萨十二神将伴随,这称之为眷属。在禅宗寺院中,佛殿的本尊为释迦牟尼佛。净土宗的寺院,则以阿弥陀佛或弥陀三尊为本尊。二、所修法门所属的主尊:藏传佛教(金刚乘)的修者,必须选择某一位佛、菩萨或护法,当成自己一生当中主要供奉、学习的主尊,并专门修学主尊的法门。这位主尊对修者而言,就是修持的本尊。通常本尊一经择定之後,一般而言都不会变动,所以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依循的方式如下:1.因缘:通常是老师供奉哪位本尊,学生跟著奉为自己修持的本尊。2.感应:例如有人对准提佛母感觉特别有灵应,那他就会以准提佛母为本尊。3.自主选择:现代人自主意识比较高,那他就会以选择自己想要修持的本尊来增进自己。通常是以和自己个性相近或弥补不足之处,为自主选择依循的方式。不管最後择定的本尊为何,但是深体本尊的法意和慈悲,以身口意专心致志修持本尊的法门,都是永远不变的最高法则!!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