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税目
税目又称课税品目。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征税项目。设置税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明确某一种税的征收范围,规定征税的广度。凡属于列举税目之内的产品或收入即为应税对象,反之则非应税对象。确定税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列举法。按照课税对象的经营项目或收入项目分别设置税目,必要时还可以在税目之下划分若干个子目。列举法的优点是界限清楚,便于掌握;缺点是税目过多时不便查找。二是概括法。按照课税对象的类别设计税目,即按商品大类或行业设计税目。概括法的优点是税目较少,查找方便;缺点是税目过粗,不利于体现国家政策。因此,设置税目时通常同时运用这两种方法。
税目的概述
税目是税法中规定的应当征税的具体物品、行业或项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它规定了一个税种的课税范围,反映了课税的广度。规定税目首先是为了明确具体的征税范围,规定征税的广度。
扩展资料
确定税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列举法。按照课税对象的经营项目或收入项目分别设置税目,必要时还可以在税目之下划分若干个子目。列举法的优点是界限清楚,便于掌握;缺点是税目过多时不便查找。
二是概括法。按照课税对象的类别设计税目,即按商品大类或行业设计税目。概括法的优点是税目较少,查找方便;缺点是税目过粗,不利于体现国家政策。因此,设置税目时通常同时运用这两种方法。
征税对象是税法最基本的要素,因为它体现着征税的最基本界限,决定着某一种税的基本征税范围。同时,征税对象也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的名称。如消费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这些税种因征税对象不同、性质不同,税名也就不同。
参考资料:
亦称“课税品目”或“征税品目”。
税法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范围对课税对象进行划分从而确定的具体征税品种或项目,是一个税种课征制度组成的一个要素。例如,我国新税制中的消费税的征税对象是生产和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对消费品共设计了11个税目,13个子目,共计24个征税项目。不是所有的税种都规定税目,有些税种征税对象简单、明确,没有另行规定税目的必要。如房产税。有的税种征税对象比较复杂,一般要先分大类,在类别之下再分税目、子目、细目。凡是无税目的税种均有统一的税率,凡是有税目的税种,均无统一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