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西坪镇的主要街巷

小肉包2年前 (2023-12-19)阅读数 14#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街巷赤水

(一)西坪街

街巷的形成始于集市。清代,日中为市。民国初期,沿溪搭盖简易店铺十多家。民国18年(1929年),地方绅士林伯恩倡议扩建街市,兴建店铺30多家,为纪念孙中山,称中山街。后寄托西坪为繁华之地,故改为西华街,沿用至今。原沿街的简易店铺作为集市圩场,称旧街。新中国成立后,拆除圩尾民房,改建临溪店铺;在圩头,镇供销社建设横街商店,以西坪盛产茶叶命名为香茗街。1989年,从西坪圩尾沿溪向内社方向至西源小学建设长380米、宽9米的新街,称观音街,路名取自西坪是安溪铁观音发源地。1989年,县工商局在观音街后兴建农贸市场,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内设3条街巷。1990年,从庵尾至西坪中心小学门口建设一条长950米、宽10米的安平路新街。1993年,开辟茶叶工贸区,作为茶叶加工、销售之场所,内设4条街巷。西坪街巷逐渐形成一定规模。

西坪镇的主要街巷

表3—4  西坪街主要街巷名表  街巷名称 长(米) 宽(米) 街巷名称 长(米) 宽(米) 西华街 250 4.5 珍茗路 300 16 香茗街 80 10 珍茗1路 300 10 安平路 950 10 珍茗2路 300 10 观音路 380 9 珍茗3路 200 8 农贸市场 100 8 珍茗4路 350 8 茶叶工贸区    茶叶市场 150 16 (二)赤水街

位于赤水村的赤水寨下。建于民国初期,长150米,宽4米,街的两侧为简易平屋,并设圩场集市,每5天为一圩,进行小宗杂货商品交易。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集市自然封闭,圩期取消。1961年恢复圩期时,赤水圩场自然消失,街貌至今尚存。

(三)南岩圩

位于南岩村南岩学校下。集市形成于民国初期至民国26年(约1915—1937年)。随着西坪至马踏石公路的建成,公路两侧建有商店,全长约100米,宽6米。

(四)宝山街

位于宝山村。集市形成于民国初期。西坪至平原乡村公路开通后,集市设在公路两侧。全长150米,宽8米。街道设有商店、茶厂等。

(五)后格圩

位于后格村。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if $zbp->Config('yd1125')->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