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和公元有什么区别?
是同一个意思,没有区别。
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年,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
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但是也并没有废除农历,现今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
扩展资料
公历的一个世纪中又分为早期(初期),中期和晚期(未期)或前半期,后半期等。
早期(初期)一般是一个世纪的前30年;中期指一个世纪的中间50年;晚期(未期)指一个世纪的后20年。前半期和后半期是指一个世纪的前50年和后50年。
从理论是讲,每一个世纪分为几个年代,每一个年代为10年。但是习惯上,人们并不具体称每个世纪的前20年(公元后的第一个世纪为19年)为某年代,而是笼统的称之为某世纪初。
把以后的20~29年称为20年代,30~39年称为30年代等等,90~99年称为90年代这样,每个世纪实际上只有8个年代。
在世界古代史教材中还可以看到有几处用了“千年代”这个概念,如在讲古代印度河流域的城市遗址时说“这些城市开始兴建于公元前三千代中期”。一千年是一个“千年代”,公元前三千年代是指公元前第三个一拮年,即公元前3000~3001年之间。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