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大黄功效主治是什么?怎样鉴别?

百变鹏仔2年前 (2023-12-20)阅读数 13#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大黄根茎

大黄

又名:将军、川军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

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淤等多种功效,是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并以其攻下泻实之力而闻名,自古皆称其为“将军”。《神农本草经》记载,大黄“主下淤血,治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大黄还具有利胆、抗菌降脂、降低尿素氮等作用。

大黄小档案

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等地,药用大黄主产于四川。大黄属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均可作为中药材使用。一般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风干、烘干或晒干。现代研究发现,大黄中主要含有番泻苷、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鞣质、钾、钙、镁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淤。

大黄功效主治是什么?怎样鉴别?

主治1.用于大便煤结,热结便秘等属实证者。2.用于火热上炎引起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3.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咯血等症。4.用于淤血凝滞引起的产后腹痛,月经不通,跌打损伤等症。5.外敷用于热毒疮疖及烧烫伤。

类似药物比较

正品大黄,根呈圆柱形、圆锥形或不规则块状,外皮棕褐色,除去外皮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木部发达,具放射纹理,根茎横切面髓部较宽,可见星点,排列呈环状或散状,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砾感。

伪品大黄,根呈圆柱形或纵剖成不规则条块状,外皮棕褐色,多已刮除,表面黄棕色,横断面橙红色至黄棕色,根木部宽广,射线细密,红棕色,根茎横切面无星点,气不清香而浊,味先涩后苦。

注意事项

1.大黄入煎剂应后下,或用沸水泡服,否则会减弱药效。2.服用大黄后,其色素会从小便或汗腺中排泄,故小便、汗液可出现**。3.女性胎前产后、怀孕期、月经期、哺乳期忌用。4.脾胃虚弱、气血虚弱、无积滞或无淤血者忌用。5.阴疽或痈肿溃后脓清、正气不足者慎用。

分布区域不同,疗效不同。

1、分布区域不同:土大黄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江苏、福建、湖南等地,而大黄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东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及西藏东部等。

2、疗效不同,土大黄属于一种凉性的中药,临床用途也是非常广泛,对于治疗病毒和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疾病、饮食不当引起的便秘、咳嗽有血、跌打扭伤等都有很好的作用。大黄属于一种苦寒的中药,对于热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瘙痒、腹部肿胀、湿热黄疸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if $zbp->Config('yd1125')->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