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下雨会打雷和闪电
下雨天会出现打雷和闪电是因为空气极不稳定的时候,容易发生强烈的向上对流运动,而形成高耸的积雨云,云中充满上上下下奔窜的水汽,就会产生静电,云的上下端会产生电荷,空气在瞬间膨胀爆炸产生雷声,发出的电火花就是闪电。
为什么下雨会打雷和闪电
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是正极,有的是负极。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发出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瞬间被加热膨胀的空气会推挤周围的空气,引发出强烈的爆炸式震动,这就是雷声。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
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通常是暴风云(积雨云)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如影随形地跟着云移动。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相吸,正电荷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闪电就此产生。
雷和电的主要区别:
雷一般指雷声,它是正负极云朵放电产生的声音;电一般指电光,它是正负极云朵放电产生的现象。
雷声和闪电同时出现,但是光速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先见闪电;
雷一般指天气带来的,电人为制造也很多,我们平时用的也是电。
雷电 :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能量。自然界的闪电就是电的一种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做负电。
电是个一般术语,是静止或移动的电荷所产生的物理现象。在大自然里,电的机制给出了很多众所熟知的效应,例如闪电、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