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是哪个民族的 腰鼓简单介绍
1、腰鼓是满、彝、汉等民族棰击膜鸣乐器。
2、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视同刀枪、弓箭一样不可少的装备。遇到敌人突袭,就击鼓报警,传递讯息;两军对阵交锋,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士卒又击鼓庆贺。
3、腰鼓源远流长,寻根溯源,还得从鼓说起。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如果说《尚书·益稷》中“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记述了原始社会人们敲打着石器,模仿兽类的形象跳图腾之舞的话,那么《易·系辞》中“鼓之舞之以尽神”则说明鼓的出现,使舞蹈得到飞跃,成为农耕舞蹈文化的开端,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艺术形式。
腰鼓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它来源于唐代,是唐代民族棰击膜鸣乐器。在民间广泛流传,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掀起了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关中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性。腰鼓属打击乐器,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鼓长约34厘米,两面蒙皮,其鼓框上有环,用绸带悬挂在腰间,演奏时双手各执鼓槌击奏。
在唐代,腰鼓在民间十分盛行,人们跳着腰鼓舞,变换队形,或行走或在一个场地内边舞边敲,同时也用于民间秧歌舞。腰鼓昀最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后来在全国发展流行,其在表演形式和技巧上,变化极为丰富,在民间流行广泛,是唐代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