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高中历史:仁政和礼治的区别

小肉包2年前 (2023-12-22)阅读数 12#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孟子孔子

属于三纲五常,是儒家思想。

仁政是孟子提出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即 仁者爱人。

所谓“礼治”,就是君、臣、父、子各有名分;贵贱、上下、尊卑、亲疏都有严格的区别。

两个都有

1、治国方面的不同:与其说,这国方面的不同,比如说治国针对的人物不同。先比如说孟子,他相当于国务大臣一样,每天都服侍在君王身边,为一国之君出谋划策,而孔子就不一样,他没有机会到哪个君王的身边诉说他的理念。所以说他只能四处流浪,传播他的理念。所以说这两者的效果当然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说孟子比孔子的影响更深远。

2、观念不同:孟子服侍的是君王,所以说他多对君王要求,要求皇帝实施仁政,以及讲述各种实施仁政的好处,君王要做到爱民如子,不能过度的杀戮,要减轻刑法,减少赋税,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这样的话话,自己的国家才会强盛起来。

当时是个战乱的时代,天下还没有统一,所以说统一天下,是每个国家君王的梦想。孟子就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是杀戮,是死亡。只有在这个时候,一个君王实施仁政,使人民脱离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话,人民自然会归附于他。统一天下,你就是顺手可得的事情。

而孔子的观念则是,他没有过多的想统一天下。他只是想如何才能让一个国家的君王整顿好他们的人民。孔子思想境界较高,他不喜欢用一般残酷的刑法来约束人民。

那样做虽然可以换来一时的臣服,但是并得不到民心。所以说,孔子觉得,应当实施仁政,这里的仁政和刚刚说的仁政好像一样。但是并非如此,这个是针对百姓的,让百姓发自内心的臣服于你。虽然这个是很缓慢的一个过程,但是如果最终达成的效果是可见一斑的。

3、门派不同:在当时那个混乱的年代,人都有独特的思想,想被皇帝重用,于是就分了各个门派,其中孔子与孟子都是儒家学派的,孔子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高中历史:仁政和礼治的区别

百度百科-孔子

百度百科-孟子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if $zbp->Config('yd1125')->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