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岳飞是“尽忠报国”还是“精忠报国”?

桃子2年前 (2023-12-23)阅读数 16#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岳飞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典故如下:

宋元帅宗泽病重,以印信交岳飞代管,吐血而死。杜充奉旨代印,抗金不利,岳飞心情郁闷,私自回家探母。岳母促其回营抗敌,并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使其永以报国为志,终身报效祖国。

“岳母刺字”,最早见于清乾隆年间,杭州钱彩评《精忠说岳》,该书第22回,回目“结义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岳母训子”。内容为,岳飞不受杨么的使者王佐之聘,其母恐日后还有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岳飞,倘若一时失察受惑,做出不忠之事,英名就会毁于一旦。于是祷告上苍神灵和祖宗,在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字。该书叙述岳母刺字时,先在岳飞脊背上,用毛笔书写,再用绣花针刺就,然后涂以醋墨,使永不褪色。描述得具体而详细。

岳飞是“尽忠报国”还是“精忠报国”?

扩展资料: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但“国”字没有一点,象征国内无首。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历代人民所敬仰。

岳飞死后20年(1162年),宋孝宗赵为岳飞平反昭雪。隗顺的后代看到寻找岳飞遗体的告示后,即将九曲丛祠旁的岳飞初葬地报告了临安府。南宋朝廷于同年10月16日,正式恢复岳飞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的官爵,同年12月18日,按隆重的一品葬礼将岳飞遗体迁 。葬于西湖边的栖霞岭下,即今日游客们瞻观的杭州西湖岳王庙内岳飞墓所在地,墓前树碑“宋岳鄂王墓”。淳熙五年(178年),谥武穆。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鄂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岳母刺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精忠报国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if $zbp->Config('yd1125')->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