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中国古代佛教与道教饮茶养生的方式方法有何区别?

小肉包2年前 (2023-12-23)阅读数 12#综合百科
文章标签道教都是

中国古代佛教与道教饮茶养生的方式方法有何区别?

道家和道教在很多意念思维上述有区别的,不能相混,但道家延续至道教的思想,则以全性、养真、保身为目的,以静、虚、淡等为共同的表现特色。所以表现在品品位上也有一番类似,就饮茶而言,茶的本用是清除宿毒,提醒精神,增强活力,也就是说,从医道同源去看,茶的养生目的是第一位的,调理血脉才有茶饮之用。当道教也注重心性修养以后,茶才从药用价值上升为表达和调理心性的手段。以茶味来比“阴阳和气”,以茶之烹煮功夫隐喻“调心”,以饮茶之种种程式规范比拟修行的清净自然。“和”“真”“静”都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所以,茶作为修行的手段,最早是道教开始的。陆羽著作《茶经》,其人即是唐代的道教思想者。

唐以后进入五代和宋明,这一阶段茶也从道入佛门。因为同样都是修心,佛道有其共通的地方。最早茶也是以药用开始,佛法修行注重止观、静坐,因容易昏沉而以茶提神。但佛教修行中没有以养生为目的的说法,因此,茶的医用价值很快被作为次要,当禅宗兴起,“禅茶一味”则主要是从茶的象征意义上去说,以其茶韵无可执着、无可追寻,却无所不得,故得茶味、茶韵、茶趣,也就是得观空之道。所以,佛家的茶,是禅的工具,而已经脱离茶的本身价值和功用,是法的说明和会意,是一种知觉的反映,是以观想为伴用的,茶的品味,倒变成其次的事物来。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