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和白芍有何区别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
赤芍,别称木芍药、草芍药、红芍药、毛果赤芍等,是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根据产地的不同,可分为芍药、川赤芍、草芍药。可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赤芍常用来治疗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
赤芍和白芍有何区别
赤芍和白芍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它们的功效不同。赤芍和白芍均可止痛。但白芍长于柔肝止痛,多治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或四肢挛急疼痛。而赤芍则长于活血祛瘀止痛,多治肝郁血滞之胁痛、血滞痛经、症瘕腹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等。
白芍可养血调经,平抑肝阳,敛阴止汗。常用治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或月经不调,崩中漏下,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及外感风寒,营卫不和之汗出恶风,阴虚盗汗。赤芍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泄肝火,常用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热毒壅盛,痈肿疮疡,肝火目赤肿痛。
相关配伍
1、血热吐衄:赤芍与生地黄、大黄、白茅根等同用。
2、热毒壅盛,痈肿疮疡:赤芍与金银花、天花粉、乳香等同用。
3、血滞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赤芍与当归、川芎、延胡索等同用。
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等功效,适用于治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赤芍性微寒,味辛苦,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等功效,适用于治疗温毒发斑,肠风下血,目赤肿痛,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疝瘕积聚,跌扑损伤等症。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