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

我本将心照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下一句是什么

梵高1年前 (2024-03-01)阅读数 18#古诗
文章标签贞女沟渠

一、“我本将心照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下一句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意思:我一片真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谁知明月它不理我,反而照在沟渠上。这是一种比拟的手法,实际上指一个人的真心遭人冷落。

二、出自:

1、出自《清诗纪事》扫叶录(第21册),第15106页,最后一行。

详解:

第15106页,最后一行,“曼殊和尚诗,余向嫌其妖冶。然佳处自不可没,七绝佳句,如‘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清风细雨红泥寺’、‘不见僧归见燕归,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我本将心向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皆风神绝世”。咏馨按:此一段句读多误,应为“曼殊和尚诗,余向嫌其妖冶。然佳处自不可没,七绝佳句,如‘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清风细雨红泥寺,不见僧归见燕归’、‘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我本将心向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皆风神绝世”。

注:曼殊和尚——苏曼殊也,(1884~1918)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原名戬,字子谷,后改名玄瑛,曼殊是他的法号。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代表作有《断鸿零雁记》及《碎簪记》。翻译过拜伦、雨果等人作品。曾三次出家。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2、出自元.高明《琵琶记》:

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

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3、出自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

卷三十六 东廊僧怠招魔 黑衣盗奸生杀

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下一句是“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可以回复这一句,该句出自高明《琵琶记》,原文如下: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译文:

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出处:元朝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一出:几言谏父——“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我的言语到不中呵,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扩展资料:

我本将心照明月 奈何明月照沟渠下一句是什么

《琵琶记》基本上继承了《赵贞女》故事的框架,但改变了原故事中蔡伯喈背亲弃妇的形象。它保留了赵贞女的“有贞有烈”,但对蔡伯喈的形象作了全面的改造,让他成为“全忠全孝”的书生。

《琵琶记》系改编自民间南戏《赵贞女》(即《赵贞女蔡二郎》),更早时还有金院本《蔡伯喈》。据记载,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情节大致写蔡二郎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

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立支撑门户,赡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茔,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致使神天震怒。最后,蔡二郎被暴雷轰死。

《琵琶记》基本上继承了《赵贞女》故事的框架,但改变了原故事中蔡伯喈背亲弃妇的形象。它保留了赵贞女的“有贞有烈”,但对蔡伯喈的形象作了全面的改造,让他成为“全忠全孝”的书生。

为了终养年迈的父母,他本来并不热衷于功名,只是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这“三不从”导致一连串的不幸,落得个“可惜二亲饥寒死,博换得孩儿名利归”的结局。

鹏仔微信 15129739599 鹏仔QQ344225443 鹏仔前端 pjxi.com 共享博客 sharedbk.com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当前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344225443@qq.com)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网络。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