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狗-知识改变命运!

天时不如地利的下一句

乐乐2年前 (2024-03-07)阅读数 13#古诗
文章标签地利天时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不如地利的下一句

——《孟子·卷四·公孙丑下》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民言出自《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作战的时候,有利的天气和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位置,有利的地理位置不如人团结一致。

原文后面对?天时不如地利?进行讲述,原文为?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座只有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它进行攻打但是却不能胜利。包围它进行攻打,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气和时令,然而确是依旧无法胜利,可见有利的天气和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位置。原文后面对?地利不如人和?进行描述,原文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意思是逞强并不高、池水并不深,兵器装备也并不精良,粮食也并不多,但是守城方依然放弃城池而逃跑,可见有利的地理位置也不如人民团结一心。

这句话将天时、地利、人和进行比较,用天时、地利的不如,来强调人和的重要性,这也表达出孟子所主张的?仁政?这一重要思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在《孟子?公孙丑章句下》中,其中还有一句比较著名的名言,至今为止仍是流传至今的名句,原句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句话的意思是得到道义的人就会得到越多的帮助,失去道义的人就会得到越少的帮助。从这句话中也说明了人和的重要性,也反映了?仁政?的思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现如今我们常常用来谴责霸权主义者的行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也常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一些大型的比赛、以及日常做的一些事情中,这也说明这句话的实用性是比较广的,其中蕴含的道理是非常丰富深刻的。

孟子作为儒家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和他弟子一起整理编写的《孟子》一书,为后世流传,其中他所主张的?仁政?、?德治?、?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言论,对后世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从中能学到很多道理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
{if $zbp->Config('yd1125')->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