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意象在中国诗词中的象征
在文言文中的“河”解释为黄河,但是这个不是象征意义,只是固定的解释。作为意象来说,在《诗经·蒹葭》中有关于河的意象,就是“在水一方”,这一意象在文化中的象征代表着对于梦想遥不可及的梦想追求。“水”的文化意义上,还代表了一种智慧,因为天一生水,水是万物的起源之一,水的包容并蓄中包含了无尽的智慧,所以有“智者乐水”的说法。其次,在中国文化中,水与月代表了一种永恒的存在,河有又是处在一种生生不息的变动中,所以水也被象征为一种变化的象征,用来代表事物的变化,人事的变动,比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还有“古来万事东流水”(《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水的意义。另外,河水在诗歌中还可以寄托离愁别绪,比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的长江,就营造了离愁别绪的凄苦意境。另外,“流水”的意象还可以象征一种单纯意义上的愁苦,比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流水”就代表了他无尽的愁苦之情。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