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风引水财源茂 清气游春事业兴
春联中“惠风”“清气”摘自《兰亭集序》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名句,蕴含着对新年的祝福。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
春联又称“门对”、“春贴”,王安石的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便是贴春联这一传统习俗。春联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春联是中国人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早期春联:
春联起源于周代的桃符,桃符就是横在大门两侧的长方形木板。据说桃木有趋避鬼邪的作用,所以每年正月初一大家都会将桃符置于大门两边。
唐朝以后,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
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意思是: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笑语喧哗,十分热闹,红岩村的年青同志送来梅花,更增添了节日气氛。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摘自《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红岩士女赠梅花”描述出宴会上同志们互赠梅花表达祝福的动人场景。梅花傲霜斗雪,绽放严冬的超凡绝俗的高贵品格,历来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
内容声明: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媒体、协会等机构)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部分内容参考包括:(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参考使用,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站点,本着为中国教育事业出一份力,发布内容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接任何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