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学区房有哪些优势?
学区房,距离学校近,对于有学生的家庭来说,是个天然的优势,离家近,可以更好的照顾孩子,让孩子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可以更好的学习和休息,比其他孩子更占优势。
另一个优势,房子容易卖出去,价格不用愁,会一直很难降下去,会卖一个好价钱,所以不用愁这一方面,想换房子就大胆的换。
南京财经大学是211吗 王牌专业有哪些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江南贡院,明清时期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江南贡院,江南贡院就在南京,南京自古以来崇文重教有天下文枢和东南第一学的美誉。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所位于南京的高校——南京财经大学,该校是不是211呢?热门专业有哪些?以及南财在南京的认可度高不高呢?首先,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并于2022年,学校成为江苏省省级博士立项建设单位。始建于1956年的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粮食院校之一。2000年,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南京经济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现拥有仙林、福建路和桥头3个校区,设有教学学院(部)18个。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本科专业49个。师资力量方面: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00余人。其中不乏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团队等众多优秀的教师团队坐镇。南财并非是国家211工程院校,但却是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在全国综合类院校排行榜中位居第262名,在江苏省内位居第19名,另外根据南京财经大学招生办最新公布的信息可知:南京财经大学在江苏是第一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本大学。2023南京财经大学部分省份的录取批次及分数线情况:历经多年改革发展,现如今的南京财经大学的知名度也逐渐扩大,教育质量更在不断升高吗,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全面提升。其次不管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在区域位置,南财都是占据着强大的优势。学校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中心城市,面向长三角,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同时还是热门的大学校名,毕业生就业还是相对比较好的。而在专业实力方面,南京财经大学的农业科学进入ESI排名前1%。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8个。南京财经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南京财经大学既不是211也不是985,它是一所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省部共建高校。有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
南京财经大学王牌专业南京财经大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
B:0202 应用经济学 ;1202 工商管理
B-:0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
C+:0201 理论经济学;0714 统计学
C-: 0301 法学;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0835 软件工程;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注: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南京财经大学获得最高的B的两个学科中,0202 应用经济学参评学校为85所(A类学校15所,B+为16所,B为15所),可以看的出来,在参评的85所高校中,南财的0202 应用经济学只是在前50%左右。
1202 工商管理学科参评学校为240所(A类 24所,B+24所,B 24所),可以看的出来,在参评的240所高校中,南财的1202 工商管理是在前30%左右。
0201 理论经济学参评学校为90所(A类 9所,B 27所,C+ 10所),可以看的出来,在参评的90所高校中,南财的0201 理论经济学只是在前50%左右。
南京财经大学简介南京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56年,学校前身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成立。1981年,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在原南京粮食学校的基础上建立。1993年,学校更名为南京经济学院。
1999年,南京物资学校并入南京经济学院。2000年,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南京经济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南京财经大学。
历经多年改革发展,南京财经大学的知名度迅速扩大, 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全面提升,学校各项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显现出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改革的崭新气象。